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论语孔子原版 论语中英法文对照版 论语朱熹版 论语禅解版 论语拼音版
十三 论语关于教育、教学
[1]论语关于教育
1·7 子夏①曰:“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①子夏:孔子晚年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②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尊重有才德的贤人。易,有两种解释。一作改变讲,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一作轻视讲,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有一种解释说,这一句专指夫妇而言,全章四句分指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四伦。③致其身:致,尽的意思。把生命奉献给国君。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①:‘孝乎惟孝,友于兄弟。’②施于有政③,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7·7 子曰:“自行束脩①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①束脩:脩,音xiū修,乾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乾肉,是古代一种最菲薄的见面礼。
13·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①。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②。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①稼、圃:种五谷叫稼,种蔬菜的地叫圃。为圃,种菜。②用情:情,情实。用情,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13·5 子曰:“诵诗三百①,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③为?”
注释:①诗三百:指《诗经》。②专对:独立对答的意思。③以:用。
13·9 子适卫,冉有仆①。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②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14·24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①,今之学者为人。”
注释:①为人、为己:有不同的解释:一,为己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使自己在道德上学问上有所得;为人是为了给别人看,让别人知道。因此为己能身体力行,为人则只能夸夸其谈。二,为己指德行一科,为人指言语、政事、文学等科。孔子并不否定为人之学,只是必须以为己之学为根本。
15·39 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①无类:类,类别。无类即不加分类区别。
17·4 子之武城①,闻弦歌②之声。莞尔③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①武城:地名,当时子游是武城宰。②弦歌:弦指琴瑟。弦歌,以琴瑟伴奏歌唱。这里是说子游用礼乐来教化百姓。③莞尔:微笑的样子。
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19·13 子夏曰:“仕而优①则学,学而优则仕。”
注释:①优:有余力。
19·4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2]论语关于教学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2·9 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退而省其私③,亦足以发④,回也不愚。”
注释:①回:孔子早年学生,姓颜名回,字渊。②不违:不提出不同意见和问题。③退而省
其私:一说是考察他与其他学生私下讨论学问时的言论,一说是退回去自己研究。如果是自己研究,应写成自习或自省,而不是省其私。④发:发明、启发。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注释:①温故而知新:有不同的解释:一,一般解释是: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新的体会,开发出新知识。二,把温故与知新作两个方面来解释,说“既温寻故者又知新者,则可以为人师矣。”前一解强调从温故中知新,可以与1·15章“告诸往而知来者”,7·8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联系起来理解,似更符合孔子思想。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注释:①罔:有几种解释:一,迷惑;二,诬罔、受骗;三,罔然无知。②殆:有几种解释:一,危险;二,疲怠;三,疑惑。
2·17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①由:孔子早年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②女:同汝,你。
2·18 子张①学干禄②,子曰:“多闻阙③疑④,慎言其余,则寡尤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①子张:孔子晚年学生,姓颛孙,名师。②干禄:干,求。禄,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官职。③阙:缺。这里作放置一旁讲。④疑、殆:同是怀疑的意思。《论语集注》认为二者又有不同,疑是指自己感到不很可信,殆是指自己感到于心不安。“疑者所未信,殆者所未安。”⑤尤:过失。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7·8 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①愤:用心思索想弄清楚而还没有想通的意思。②悱:音fěi翡,口里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样子。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①,昔者吾友②尝从事于斯矣。”
注释:①校:音jiào叫,计较。②吾友:旧注一般都认为是指颜渊。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11·22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①,故进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
注释:①求也退:冉有性懦弱,遇事退缩不前。②由也兼人:子路好勇过人。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7·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①,可以观②,可以群③,可以怨④。迩⑤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①兴:有两种解释:一,《诗经》中即景生情的表现手法叫兴,因此这里的兴是引譬连类,联想的意思;二,兴起,激发感动的意思。②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及各国盛衰、得失。③群:合群。④怨:有两种解释:一,讽谏上级;二,怨而不怒。⑤迩:近。
17·10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①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②也与?”
注释:①《周南》《召南》:《诗经》国风部分头两篇的篇名。马融说:《周南》《召南》……三纲之首,王教之端”。朱熹说:“所言皆修身齐家之事。”②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比喻什么也看不见。
17·14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9·5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9·22 卫公孙朝①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注释:①卫公孙朝:卫国大夫。当时鲁、郑、楚三国都有公孙朝。所以指明卫公孙朝。
[1]论语关于时世[2]论语关于为政[3]论语关于仁[4]论语关于礼乐[5]论语关于孝[6]论语关于忠恕、信、勇、直[7]论语关于义利[8]论语关于中庸、和[9]论语关于君子 [10]论语关于士、成人[11]论语关于修养[12]论语关于志[13]论语关于教育、教学[14]论语关于天命、鬼神[15]论语孔子自述[16]论语孔子论人[17]论语时人、弟子论孔子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