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为政第二8 论语新解 论语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

八佾第三

如果说“仁”是人的品质之体,“德”是人的品质之相,那么,“礼”则是人的品质之用,即“礼”是“仁德”的表现形式,我们现在称之为行为规范。

本篇着重讲礼,但没有直接提出论点,而是先引用两个反面的例子反证“礼”的重要性。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厅,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这两段话的大意分别是:

孔子在谈论季氏时说:他在自家的庭院中竟然使用天子的八佾舞,这样的事他都可以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忍心做呢?

季氏:季孙氏,是鲁国三大家族之一,其余为孟孙氏,叔孙氏。

“三桓”在祭祀祖先时,竟然以《雍》作为礼毕之乐。孔子说:“《诗经?雍》说:‘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象这样只有天子祭祀时才有的盛大礼仪)怎么会出现在三家祭祖的大堂上呢?”

三家者:即孟孙、叔孙、季孙。《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春秋时期,等级分明,方方面面都与人的社会地位紧密相联,如果有超越自身地位的礼仪之举,均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以季氏为首的“三桓”长期控制着鲁国政权,僭越之举暴露无遗。季氏在家举办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舞,说明他目无君主;三家在祭祖时,也竟然采用天子率大臣祭祖时采取的盛大仪式,说明他们气焰嚣张。由此可见当时周朝的礼乐制度已经崩溃到何种程度。作者借用孔子的言语来谴责当时权臣的非礼做法,目的是要告诉人们,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修养,即使为了体面讲究礼仪形式,那么也是无法掩盖其虚伪本质的。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做人没有仁德,讲究礼仪又有何用?做人没有仁德,举办舞乐活动又有何用?

作者认为礼乐作为一种文化,反映的是人的精神本质,但作为一种文化,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时它会掩盖礼的本质所在。于是作者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礼?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本质。孔子回答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呀!实施礼,与其铺张浪费,不如朴素俭约;办丧事,与其注重表现仪式,不如内心哀伤。

林放,鲁国人,孔子学生。他发现当时社会上人们十分重视礼仪形式,繁文缛节,声势浩大,心中疑虑重重,这难道就是礼?于是向老师请教。孔子是非常实事求是的,教育学生也是注意学生特点的。大概林放年龄不大,如果直接了当地把礼的本质告诉他,林放可能理解不了,于是用举例的办法说明礼讲的是人的精神本质和思想品德,心灵要纯洁,内心要诚敬。那么什么是礼的本质呢?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八佾第三1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八佾第三2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八佾第三3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八佾第三4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八佾第三5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八佾第三6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八佾第三7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八佾第三8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联系培训机构 联系培训师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