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八佾第三 论语新解 论语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夷狄:指当时边远地区未开化的民族。诸夏:中原各诸侯国。亡:同无。

孔子说:夷狄民族即使有自己的君主,也不如中原各诸侯国没有君主啊。

作者借用这段话,意味深长地把礼的本质点了出来。孔子之言语,多为微言大义,或以借事寓义。本段孔子说的是夷狄虽有君主,但礼制未定,精神文化缺少,人们还处在蒙昧状态。而华夏民族文明先进,有礼乐精神文化,故能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故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就是礼之本。而礼之形式则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文化衰败,礼乐崩溃,精神颓废,则社会紊乱,甚至亡国。这其实是本篇的结论。

那么在当时文化衰败到了什么程度?孔子通过对季氏的大不敬而发出感叹。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冉有:前522—前489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有,亦称冉有,孔子得意弟子。性格活泼爽快,多才多艺,以政事见称。小孔子29岁。出身微贱,与仲弓、冉伯牛同宗。

季氏超越自己大夫的身份,像诸侯一样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他吗?冉有回答说:我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在周代,主祭国内名山大川是等级分明的。当时泰山在鲁国境内,按制应有鲁国国君主祭。其他大夫如果旅祭泰山,实属僭越行为。季氏专权,飞扬跋扈,目无君主,旅祭泰山,是非礼之举。孔子以反问的口气说“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意思是指,季氏虽然礼祭泰山,但泰山之神是不会享用和保佑他的,此举是没有用的。同时,用肯定林放的口气对冉有婉转地进行教育。虽然季氏和鲁君是同宗,但按周制,季氏作为大夫必须对鲁君忠诚。在当时,不仅鲁国内部如此,其他诸侯国也大同小异,且诸侯国之间也是互不相让,经常发动战争,以决高低。作者认为不论是同宗之争还是诸侯之争,这都是不符合周制的,按儒家观点来说,都不是君子行为。作为君子,虽然之间有竞争,但应以和为贵,争而不离,不能搞分裂,不能失礼。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这句话的大意是:君子之间是没有什么可以争斗的,如果说有竞争的话,那也是比赛射箭吧。射箭前先有礼貌地互相作揖谦让,然后登台;射箭完毕走下台来,用祝酒的方式称赞对方的射技。即使竞争也是君子所为。

上篇曾提到,为政者德之修养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要讲团结(君子周而不比),但讲团结并不是不要竞争,竞争不是争斗,不是你死我活,它的前提是和谐,通过竞争促进对方的发展,促进双方水平的共同提高,从而达到双方共赢。团结和谐本身就是人类制定礼制规范的目的。但如果象季氏等三家这样,内心深处缺乏礼的精神本质,表面上注重礼仪形式,也是徒劳无益的。所以,讲究礼仪不要做表面文章,要有礼的精神来支持。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八佾第三2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联系培训机构 联系培训师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