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第三章 国富论(2)
第四,要注意“国际化”分工。
管子特别注重诸侯国间的分工协作。当时,齐国滨海、多山、少田,盛产盐、铁而少粮食,为此,管子提出,齐国应发挥资源优势,建立“国际化”盐、铁加工基地,制造业要达到“器盖天下”,同时,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加强与各诸侯国之间经济往来,用盐、铁、器具和经济作物换取粮食、牛马。
除此之外,管子提出建立“产业集中区”,即将全国百姓按“士、农、工、商”四民划分后,分别集中定居,这样的同业相居,一是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包括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促进同业人员之间相互学习、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二是便于市场信息传递;三是有利于安居乐业,使人们从小培养职业感情,不致见异思迁,以保证稳定的人力资源。
管子的这种“产业集中区”,与20世纪以后国际上流行的“工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意义基本相近。从这个意义上讲,管子可谓是“开发区”的首倡人。
分工,是实现商品经济发展,即商品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生产的前提,是商品经济的主要标志。“分工”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国富论》重要的和主要的内容。然而,在中国,虽然《管子》比《国富论》早近两千年就论述了这一理论,但此后,竟然又一直沉睡了!
不一样的“重农”
管子时代,中国刚刚跨入农业文明的昌盛期门槛,所以,重农,无疑是一种先进的政治意识和经济思想。管子重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
管子一再强调,发展农业,是发展经济的前提,是国家稳定的前提,是富民的前提,是强兵的前提,所以,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财政之本,也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是国家政治的保障。
在农业之中,管子尤其重视粮食生产。管子认为,粮食生产是人口增长、军队强大、国家富裕的基础。他说: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
所以,在四民的分类中,管子将“农”列在“工、商”之前。
第二,实行土地改革。
管仲在齐国,打破西周时代的井田制,把耕地分给农民耕种,改公田制为田税制,同时,创造性地实施了“相地而衰征”的级差地租,即根据土地的地理位置、肥沃程度,订立不同的农业税。
第三,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一是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农耕设备制造业发展,鼓励先进、优良的农具生产商;三是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
第四,国家调控,保护粮价,保护农民利益。
一是控制粮食流通,以打击粮食大商人对粮食的控制和垄断。管子认为,国家如对谷物不加控制,巨商大贾就会“乘民不给,百倍其本”,牟取暴利。管子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准平”粮食,即国家在歉收年以平价卖出粮食,在丰收年以保护价购进粮食。这样,国家不仅可以调节粮食的供求,避免巨商的操纵,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利益。
在产业分工中,管子还注意到,工商之利,远过于农。管子充分注意到:
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
由此,就会发生“野与市争民”,大批农民会“舍本事而事末作”。所以,国家应该通过减轻农业税赋、以工代赈、保护价收购粮食、灾年救济等方式,补贴农业。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