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关注公众号,阅读全部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等,了解最新法律资讯,还有更多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公冶长第五_颜渊、季路侍 论语新解 论语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

雍也第六

本篇的论点为“虔”。“虔”,本义为老虎行走的样子,既威风凛凛,又文质彬彬。治学也应如此。

本篇从孔子对冉雍的评价写起,与上篇呼应。冉雍有君临天下的大才,因为他做事内心是虔敬的。从孔子与雍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出,孔子治学是民主的,教学精神透着诚敬的品质,不固守师道尊严的法则,这也是孔子治学的虔敬所在。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担当一国之君。”仲弓询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个人也可以,(也有人君之素养),只是有点简。”仲弓说:“若存心诚敬周到,却用简要的办法实行,这样治理百姓,不也可以吗?若存心简要,又用简单的办法实行,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你这番话很正确。”

子桑伯子:鲁国人,“家语记伯子不衣冠而处,夫子讥其欲同人道于牛马”(朱熹语)。刘向《说苑》中写道:孔子曰可也简。简者,易野也,易野者,无礼文也。孔子见子桑伯子,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说而文之。”孔子去,子桑伯子门人不说,曰:“何为见孔子乎?”曰:“其质美而文繁,吾欲说而去其文。”故曰,文质修者谓之君子,有质而无文谓之易野,子桑伯子易野,欲同人道于牛马,故仲弓曰太简。上无明天子,下无贤方伯,天下为无道,臣弒其君,子弒其父,力能讨之,讨之可也。当孔子之时,上无明天子也,故言雍也可使南面,南面者天子也,雍之所以得称南面者,问子桑伯子于孔子,孔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道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仲弓通于化术,孔子明于王道,而无以加仲弓之言。

那么这种虔诚修养如何获得?

作者认为首先要好学。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当中谁是最为好学的?”孔子回答道:“有一个学生叫颜回,他好学,不把恼怒随意发泄在无故之人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过失,可惜他太命短,早早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我再也未听到过有好学的人。”

如果说一个人质美文雅,文质彬彬,那么此人可谓人之佼子。虽说质美与天赋有关,但后天影响极其重要;文雅完全出自后天之学。故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虔敬修养主要通过学习来获得。颜回好学,能够达到“不迁怒,不贰过”的境界,虔敬之极无人能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领导,威风凛凛,因对工作不满意,动不动就发脾气,有时会莫名其妙地把怒气发在无辜者的身上,于是手下人对其望而生畏。这种人有两种,一种人是才识过人,急别人所不能急,因礼仪修养欠缺,故经常发火;另一种人是才识一般,且居上不宽,加之为礼不敬,故对他人求全责备,似乎惟有他才先天下之忧而忧。第一种人是质胜文的表现,第二种是质与文修养均一般所致。“不贰过”则是智的表现。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但如果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要么这个人是智力有问题,要么这个人的修养太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做好这两点的人确实凤毛麟角,所以加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子华使于齐 三月不违仁 闵子骞 伯牛有疾 冉求 孟之反 先进 樊迟 知者乐水 井里有仁德 博施济众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联系培训机构 联系培训师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法规 境外法规 司法解释 典型案例 国际法及国际惯例

虚位以待 常年法律顾问:何止是企业的保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