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 里仁第四 佛学对事物的认识,是从“体”、“相”、“用”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的哲学范畴开始的,其实很多非佛学理论学者也常用此法。笔者认为,在佛学未总结此种哲学思维方式之前,人们就已经不自觉地使用了。如《道德经》开篇第一章提到的“道”、“名”、“众妙”就是体、相、用这三个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至于张禹在编辑《论语》时是否采用了这一思维方式,不得而知。但笔者经过学习和分析认为,《学而第一》首先提出了人的品质之体“仁”,即人们求学的目的在于加强“仁”之修养,但为什么要加强“仁”之修养,如何加强“仁”之修养,作者张禹并没有进行详细论述。《论语》作者在提出“仁”之概念后首先对人的品质之相“德”和人的品质之用“礼”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了再来阐明“仁”的重要性,这也是符合思维逻辑的,即人之“德”与“礼”的根本在于“仁”,一个人的“德”行与“礼”术是由其内心“仁”道决定的,这是一种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方式。 本篇讲“仁”的修养,“里仁为美”是论点。孔子说里仁是一种“智”的选择。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长期以来,人们把“里”理解为“乡里”或“居住”的意思,把“处”理解为“居住某地”的意思, 把孔子的这句话理解为“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美好的。选择住处,不找有仁德的地方,怎么能算是聪明的呢?”这种理解与下文是不协调的。我的理解是:内心为“里”, “处”当“处于”讲,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内心达到仁的境界是美好的。一个人的人生选择如果不以仁为目标,怎么能说他是聪明的呢?”那么为什么要把“仁”当作人生目标并努力达到此种境界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其一:仁者胸襟宽广。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不仁者是不可以长久地处在穷困之中的,也是不可以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的。有仁德的人会更加安于仁道修养,有智慧的人会充分发挥仁德的功效。” 孔子这句话意味深长,一个没有仁德境界的人,从物质角度讲,贫穷时他会不安分,富裕时他会骄奢淫迭;从精神角度讲,头脑空空时会萎靡不振,略有学识时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失意时怨天尤人,得意时唯我至尊。相反,有仁德者则会处事不惊,贫则乐,富则礼,胸襟宽广,气度不凡,由于他从中体味到了仁德的益处,故能继续安于仁道修养;而智者则能够充分发挥仁德的功效,不断影响并改变周围的一切,使之更加美好。 |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里仁第四1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里仁第四2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里仁第四3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里仁第四4 《论语》写作思路新解_里仁第四5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联系培训机构 联系培训师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