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上一页 孺童讲论语 论语
《孺童讲论语》第八章(1)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解说:
(一)
本章的主旨还是讨论“孝”的问题,“孝”所对应的基本伦理关系构成,即为“父母”与“子女”。那么“色难”也是就“孝”的问题而提出,所以其说理的对象,也不出“父母”与“子女”这二者。
“色”,指颜色,即人的外在表情。那么对“色”到底指的是谁的颜色,历来有二种解读:其一,指父母;其二,指子女。
由于对“色”的不同解读,“难”也就有了二种解读:其一,指不好的表情;其二,指困难。
根据对“色”、“难”两字的不同解读,“色难”就有了二种不同的解读:
其一,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除了在生活上给予照料外,还能作到顺从父母的颜色。也就是说,子女为父母提供充足的物质生活保障,这并不算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也是每个作子女的都应努力作到的事情;难就难在子女能够根据父母表情的变化,体知父母内心的想法和需求,然后不一定非等到父母亲自说出口,而及时主动的满足父母的要求。这才是子女一般不太容易作到的地方。
其二,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除了要在物质生活上提供充足的保障,更要注意自己在侍奉父母时的颜色。也就是说,子女要“和言悦色”的供养和服侍父母,要有亲情的交流,否则与外人伺候没有区别。这才是子女一般不太容易作到的地方。
(二)
孔子下面讲的话,对象是“先生”与“弟子”,而不是“父母”与“儿女”。
“有事,弟子服其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先生有事情需要去作,弟子要主动承担替先生去作。
“食”,在此可有二种解读:其一,作名词,指食物;其二,作动词,指吃。
“馔”,在此可有三种解读:其一,指吃;其二,指供给饮食;其三,通“馂”,指剩余的饮食。
由于对“食”、“馔”的不同解读,这句话又可以有两种句读:其一,有酒食,先生馔;其二,有酒,食先生馔。
若按第一种句读,“有酒食,先生馔”这句话有二种解读:其一,如果有酒和食物,弟子应当让先生先吃;其二,如果有酒和食物,弟子应当首先供养给先生。
若按第二种句读,“有酒,食先生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有酒宴的情况下,弟子要吃先生吃剩下的食物。也就是说,先生动过筷子之后的食物,弟子才能去吃,不能先生未动而弟子先吃。照此句读,“有事,弟子服其劳”与“有酒,食先生馔”这两句句式刚好对应;在句义上,前一句讲弟子勤快,后一句讲弟子恭敬,也较匹配。
“曾”,是反问词。
“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以为作到这些就是“孝”了吗?换句话说,就是作到这些不能算是“孝”。
(三)
需要说明的是,孔子前面所说“色难”,为“孝”的标准;而后面所说的为“弟子尊师”的标准,不是“孝”的标准,所以孔子才会以“曾是以为孝乎”来进行反问。而“色难”的标准,肯定是在子女保障父母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层面的要求。之所以孔子在此只说“色难”二字,未言其它,是因为孔子在前面回答“子游问孝”时,已经阐述了相应的观点。
有人会问,“孝”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事,和“弟子”与“先生”没有关系,为什么孔子要以“弟子尊师”来论“孝”呢?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只要主动为父母作事,供养父母饮食,这就是“孝”了。而孔子在此指出,作到这些只是等同于“弟子尊师”的标准,所以不是“孝”。因为“师生”与“父子”这两种关系,在情感上肯定是有截然差别的。只有克服“色难”,作到“和颜悦色”的侍奉父母,这才是“孝”。因为克服了“色难”,才能体现出“亲情”;也只有“亲情”,才能使人克服“色难”。“亲情”,是“孝”区别于其他伦理关系的决定因素。 |
下一页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联系培训机构 联系培训师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