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诸子百家大解读 一个离职王官的手记(3)

诸子百家大解读


一个离职王官的手记(4)

以上这些话,就是《老子》的开篇语: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那么,这个“道”应该如何解释呢?《老子》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没法说了,一言以蔽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就是上古时代中国人的宇宙观,一切来自于“无”,相当于现在科学上假设的“以太”、“宇宙黑洞”。

其实,我们现代人受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影响,在哲学上喜欢谈天地的来源。中国哲学,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谈“心”的来源。心,在中国文化里的概念,相当于智慧、情感、欲望等。那么,人的智慧是怎么来的呢?又是怎么发展变化的呢?其根本法则,也是“道”。

所以,“道”,既是天地万物之所来,又是天地万物变化之必须规律、根本法则;既是“人心”的由来,也是“人心”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本法则。

我们知道,周朝开国以后,即奉行“天人合一”,基本上不相信有人格化的神来创造世界,而相信世界的由来、变化在于它内在的规律。老子将这种规律之规律,即根本规则,叫做“道”。这就是老子的宇宙观、世界观,也是西周时的主流宇宙观、世界观。

明白这个“道”之后,我们再看《老子》关于世界发展、变化之规律的叙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这里,“道”相当于“无”,无生一,“一生二”,“二”就是阴阳;“二生三”,“三”是指阴阳之间的事物所处的状态,这个状态,因为阴阳不断变化,自然是千头万绪、气象万千,也就是“万物”。所以,万物,都是有阴有阳,是阴阳变化在空间、时间上某一点的表现。

这个道理,对我们今天有了“四维”意识的人,非常好理解了:任何事物,都是特定的空间、时间上的现象,空间、时间一变,事物也就变化了;空间、时间一直在变,所以,万物都是在变化之中的。

西周人既然认为,一切变化,都是阴阳二元在变化,此消彼长,所以,任何事物,也就必然是盛极必衰、否极泰来了。于是乎,《老子》举出了很多这方面的规律:
反也者,道之动也。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没有过多地站在天边说法则,而是大谈人世间的规律。这也是西周学术思想要点,从周文王、周公,到号称是周文化继承人的孔子,都说要顺天之道,以天道指导人道。《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大量阐述了人世间的这种规律,这些话,都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名言: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诸子百家大解读 一个离职王官的手记(5)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