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第二章 被肢解的庄子(3)
第二篇《齐物论》是庄子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即他认为万物都是“齐”的,无所谓高低、大小、贵贱、贫富、美丑、寿夭。人世间所有的纠纷、人心中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人的价值判断,即有比较、有选择、有欲望,这叫“有待”;而在“齐物论”思想指导下,人就会达到一种“无待”的境界。本篇以“庄周梦蝶”寓言为结,把相对主义发展到顶点。
第三篇《养生主》谈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即“缘督以为经”。缘,就是遵守;督,即自然规律,亦即“道”;经,就是宗旨。“缘督以为经”的意思就是“以自然之道为宗旨”。本篇中有“庖丁解牛”的寓言,就是关于“顺其自然”的生动描述。篇末还有一段“薪火相传”的寓言,是说人的精神,就如同火,人的肉体是柴火,肉体可死,精神却一代代相传。这个思想,对中国魏晋名士影响尤其大,中国知识分子关于人生的最高境界,基本上都在这里。
第四篇《人间世》,是讲述世间的不幸。这个世界上,从君主到臣子、从“用世之才”到隐士,都生活在危险状态里,都没有快乐和自由可言。篇末以孔子遇楚狂接舆的寓言,控诉在这样的人间,恐怕最安全的人是隐士,但当隐士也仅仅是“免于刑”!庄子身逢乱世,魏晋也是个乱世,后者在政治上更为黑暗,知识分子一不留神,就惹上杀身之祸,所以,郭象对这一篇,相当重视。
第五篇《德充符》,就是让精神世界与自然之道完全一致。德,就是合乎自然之道的内存品格,即庄子所说的“忘形”与“忘情”;充,就是完全充满,即精神世界充满自然之道;符,有说是“符合”,也有说是验证、表现。我的理解,应该是指“符号”,即肉体不过是一种符号,外形,是非常不重要的。本篇开篇即讲述一个形体极其丑陋、怪异之人,但他的内心却完全符合自然之道。
第六篇《大宗师》,阐述一个理想化的“真人”。大宗师有很多解释,一种是以“宗师”为大,即“大”是崇尚的意思;另一种是“宗大师”,“大师”就是真人,“宗”就是效仿,以此解释,则全篇当为讲修行过程,而实际上,本篇是讲修行的结果。所以,大宗师,我们不如就把它解释为最合乎标准的“真人”。庄子的“真人”,就是“得道之人”。本篇开始叙述了人应当与自然一体,即“天人合一”、人心与天道合而为一,继之批判了儒家的礼制、仁政都是违反天道的,其中又插入了一系列“真人”言行的寓言:他们可以“坐忘”,可以“临尸而歌”,可以安于贫困。
第七篇《应帝王》,讲政治上的“无为而治”。本篇篇末有著名的“混沌”寓言,阐述为政者一有为,人民就会受伤害。
综上所述,庄子关于宇宙本源的“无”,关于天地间的根本法则的“道”,关于“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关于“忘形”、“忘情”的修身养性,关于“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关于追求心灵绝对自由境界的人生总体目标,都彰显无疑。所以,郭象注解庄子,就是要把庄子当做玄学先师!他最注重的是庄子的出世思想,其中,又以思想的出世为主。
确实,这七篇的宗旨,包含了魏晋玄学的全部要义,也是庄子的主要内涵之一,可是,这些在广度和深度上,离庄子的思想精义,都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