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诸子百家大解读 第一章 伟大的政治家管仲(4)

诸子百家大解读

第一章 伟大的政治家管仲(5)

这套方针策略,果然奏效,其结果,就是齐国写下了春秋战国历史上“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辉煌篇章。“九合诸侯”,就是三次联合出兵、六次与诸侯国会盟(也有说,“九”是多次的意思,我们从下面的叙述里会发现,确实不止九次);“一匡天下”,就是扶助周王室,使其地位、政局稳固。下面我们简单地看一下这些历史事件。

先说“九合诸侯”。

第一次诸侯会盟,是公元前681年,齐国趁宋国内乱,邀请宋国及其周边国家——鲁、陈、蔡、邾、郯、遂等国在齐的北杏(今山东聊城东)会盟,商讨安定宋国大计。结果,小小的郯、遂二国竟然表示不来,管仲立即挥师把他们给灭了。鲁国本来也想不参加,一看齐国灭郯、遂,很是害怕,就屈从了。

齐国一看鲁国听话了,就表示友好,邀请鲁国在柯(今山东东阿西南)会盟。没想到,在这次会盟上,鲁国跳出个不怕死的壮士曹沫(鲁国曹姓能人真多,而且专门在与齐国打交道时大显身手。另有说法曹沫即曹刿。),用短剑挟持齐桓公,逼着他签订了归还齐国曾经占领的鲁国国土,齐桓公被迫同意。事后,齐桓公与多数大臣想毁约并出兵报复,管仲却不同意,他说:毁约是贪图眼前小利,出兵是求得一时痛快,而后果是失信于诸侯,失信于天下。相反,作为一个大国,如果在被胁迫的情形下签订的协议都能遵守,则必然能让天下信服!权衡利害,不如守约。齐桓公听取了管仲的意见,立即履约。各国诸侯得知此事,都认为齐国守信,以至于不少诸侯想归附齐国。后人评说:“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事实上,齐国称霸,也正是从此开始的,因为此后不久,按管仲的“近交”战略,齐国还归还了以前侵占的鲁国棠、潜两邑,卫国台、原、姑、漆里四邑,燕国柴夫、吠狗两邑,从而使南面的鲁国、西面的卫国、北面的燕国都成为友好邻邦。

北杏之盟不久,宋国竟然背约,这回,管仲操起了当年姜太公建国时齐国获得的“五侯九伯,实得征之”的征伐大权,邀请周王室派王师参加(周王室也想就此提高声望,因此就派召伯带领一些部队前来凑数),并纠集陈、曹两国组成“联合国维和部队”伐宋,迫使宋国求和。这是齐国第一次“动用”天子的旗号。此后,齐国用兵,都是以“尊王攘夷”为旗帜,来号召天下诸侯。

春秋之初,郑国一直有点霸主的味道,但在齐桓公上任前的二十年左右,郑国开始了内乱。齐桓公六年(公元前680年),郑厉公复位,为巩固君位和政权,他主动向齐国示好。于是乎,齐、郑两国在鄄会盟。接着,管仲抓住这一时机,建议齐桓公召集宋、陈、卫、郑等国,并邀请周王室派员参加,在鄄会盟,结果非常理想,从此,齐桓公成为周边各国公认的霸主。齐桓公十九年,齐桓公再次召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君,在宋国的幽会盟。这次,周惠王还派召伯参加。这是一次空前盛会,几乎全部中原国家都参加了这次会盟。在这次盟会上,周天子的代表召伯以天子的名义,向齐桓公授予侯伯的头衔。从此齐桓公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霸主”。

齐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攘夷”的机会来了:北戎侵燕,燕国求救于齐。齐国不顾山高地险,由齐桓公亲自带兵出境相救,一直把北戎赶到孤竹国之北。此次战争中,还发生了齐国部队迷路于深山老林,最后管仲用“老马识途”的方式走出来的故事。燕庄公对齐桓公感激涕零,在送齐桓公时,一不留神,送到齐境内。按《周礼》规定,诸侯相送不能出境,于是,齐桓公竟然好人做到底,把这片齐地割交给了燕国,并叮嘱燕君要学习他们开国之君召公,要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及时足额地向周天子纳贡。燕君当然是唯唯而诺。此事传播开后,各诸侯都对齐国肃然起敬,齐国的国际声望如日中天。此后还有两次重大的“攘夷”军事行动:齐桓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61年),狄人攻邢,齐国出兵打退了毁邢都城的狄兵,并为邢国建立了新都;齐桓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58年),受卫国之请,齐国出兵打败了入侵的狄人,并为卫国筑楚丘新城。

诸子百家大解读 第一章 伟大的政治家管仲(6)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