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上一页 

燕鹊图(1)

  《论语》二十篇的内在关系、行文理路脉络如“燕鹊图”(图表二)所示。

  (图表二:燕鹊图)

  如燕鹊图所示,《论语》实际包含三大块内容,即:道、仁、德。孔子的教育思想便是道仁德一体的,也可将它看成单独成章的内容。

  道:即是道、性、天命。讲人如何提升道德素养,通达天命。在《里仁第四》中有集中论述,《颜渊第十二》作了重要补充。这是《论语》的灵魂所在,其他各篇将道分为仁、德等内容分别加以深入分析和说明。

  仁:即为政与个人仁德修养的关系,阐述如何将内修之学以外用。《子罕第九》主要探讨仁,其他如《为政第二》、《子路第十三》、《雍也第六》、《宪问第十四》、《阳货第十七》各篇都有涉猎仁的内容。仁的外用主要指为政的部分。

  德:即诗、礼、乐与个人道德品德修养的关系,阐述礼的重要作用。《泰伯第八》主要探讨德,其他如《八佾第三》、《先进第十一》、《公冶长第五》、《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各篇都有涉猎德的内容。德的外用主要指诗、礼、乐的部分。

  教:则融合道、仁、德为一体的教育、传承,并相应保留一些资料内容。《述而第七》主要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子张第十九》是一个重要补充。其他如《乡党第十》、《微子第十八》都是强调孔子行履身教的部分。

  以上四块内容,都是以“道”一以贯之的。其他各篇均两两相对,互为补充。如《八佾第三》讲礼的本意,《先进第十一》讲礼乐演化贵在“朴野”,二者相互发挥,互为补充。《里仁第四》讲里仁悟道的原则,而《颜渊第十二》讲里仁的纲目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互为承辅。同样《为政第二》讲“为政以德”的原则,而《子路第十三》则讲为政的纲目原则,二篇互补。再如《乡党第十》讲“礼”、德的落实,而《微子第十八》讲“政”、仁的落实,均是研究资料性质的内容。其他各章两两互动,不再一一点明,请读者自行思维,便能深有感悟。

  由道而至外用之学,便是智慧的发挥。德与智慧的结合,表现在诗、礼、乐上,其基础在知人。仁与智慧的结合,表现在为政方面,其基础是中庸。

  道、仁、德和智慧的关系如图表三所示:

  (图表三:显智图)

  由图表三我们可以看出,“智”的内容虽然在《论语》中没有专门列出章节来讨论,但它贯穿于仁、德的讨论当中,是极其重要的儒家思想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之前《论语》注释普遍没有注意到的。实际上,心性的学问追究到底,都是智慧的成就。例如佛教中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bō rě])修行的目标是“波罗密”,即“智慧到彼岸”。六度都要成就智慧,否则不能算合格。儒家思想也是一样,仁也好,德也好,道也好,终究都是智慧的成就。“燕鹊图”中有智慧论述的几个篇章,便是整部《论语》的核心。拥有智慧,上可发展为礼乐、仁政的外用之学,下可避免走入季氏、阳货的歧途;内可悟道成就仁德,外可知言知人,明理达物。孔子学问的最高点,便是一个“权”字。它就代表悟道后显发出的圆满智慧,所以道一以贯之,实际就是智慧的一以贯之。

下一页 隐藏的论语 论语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