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罗贯中纪念馆 人物

陆兴华

  陆兴华,1964年3月生,浙江绍兴人,现任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国哲学方面的研究,较多关注政治哲学、美学和艺术理论,近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德里达、巴尔特、朗西埃、阿甘本、巴迪欧、齐泽克。一直向汉语学术界介绍法国激进政治理论。其写作兼及艺术、政治和哲学三方面。

1987年本科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法语系 ;

1990年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英语系;

1990年任教于浙江工学院(现浙江工业大学)英语系;

1998年调至浙江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2001年获奖学金前往英国威尔士大学英语系攻读博士;

2006年回国,任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欧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2010年兼任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研究员   

  尽管早在90年代陆兴华就已在学术圈内小有名气,但更多人了解他是由于他在学术论坛“世纪沙龙”及“真理维辩网”上发表的诸多批判文章。这些文章绝大多数是他在英国留学时所作,内容多为批判国内大学文科学术界的糟糕现状,并多次指名批评多位国内著名学者,其最著名的攻击对象是后来陷入“抄袭门”事件的清华大学教授汪晖。

   陆兴华精通英语和法语,亦能阅读德语。他认为缺乏阅读原作的能力是绝大多数研究欧洲现当代哲学的学者的最大问题。他一直猛烈抨击国内文科学界的体制现状,他所写的文章文风犀利、观点激进,引来不少坚定拥趸,但亦招致许多非议。

   2009年起,陆兴华开始进入国内当代艺术圈,先后在多家美术馆进行讲座,并积极策划、组织及参与各类当代艺术展览与研讨会。艺术圈内人士对他的加入褒贬不一,但多数人仍认为他的到来能给艺术圈增添一些新东西。 陆兴华在同济大学

  陆兴华多在网络上发表其言论,极少正式出版个人专著。至今只在2009年出版过一本《哲学当务之急——当代法国思想六论》,然而内容也多是他在网上发表文章的汇总整理。

   他的支持者曾将他在“世纪沙龙”网站和“真理维辩网”上的主要发言分别整理制作成电子文档《陆兴华文集》和《陆兴华网文选录》。

   从2006年后期开始,他在网上的发言主要集中于他的博客“理论车间”,2011年起他也开始在微博上以“理论车间后门”为名发表言论,近来还与艺术界人士在微博论战,然而以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只不过是在进行“句型练习”。

   他另有早年的翻译作品如下:

   1、《个体的社会》(德)埃利亚斯著,翟三江,陆兴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哲学的改造》(德)阿佩尔(Apel,K-O.)著,孙周兴,陆兴华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3、《论怀疑者》 (丹麦)克利马科斯 著,陆兴华、翁绍军 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

“昆仑”风波

  2012年1月6日,作家马伯庸在其微博上“爆料”同济大学副教授陆兴华在一篇题为《请不要用施米特来吓人好不好?》的文章中,在转引德国政治哲学家施米特在他的《政治的概念》一书中所引用的毛泽东诗词《念奴娇·昆仑》时,将它说成是“中国诗人昆仑”所作,并把它直接从德语转译成中文。继而在网络上引发对陆兴华学术水平的质疑。

   关于此事件的几点事实是:陆兴华本文原来只是他于10年前发表于”世纪沙龙“论坛的一篇网文。“世纪沙龙”网站早在几年前已被关闭,现在网上流传的这篇文章实际上是网友们在转载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另外这个误译事实上早在当年的“世纪沙龙”网站上就已被网友指出,现在的这场所谓“风波”也并非是由马伯庸有意挑起,而更多是由于陆兴华在他的微博中言辞激烈地进行回击而引起网友不满所致。归根结底这只是一场网上普通的“口水战”而已,并不涉及学术水平的问题。

   陆兴华的《请不要用施米特来吓人好不好?》这篇文章中相关段落如下:

   “施米特引用了中国诗人昆仑的诗句来展望这种世界革命或战斗下的真正的政治的斗争和和平:把革命和战斗的火种当礼物,一把送给欧罗巴,一把送给美利坚,一把留给中国自己,这样和平才会来主宰世界。〖这是本人的翻译,未查到昆仑原诗〗”

“常凯申”与“昆仑”

真谛 培训网-人物-罗贯中籍贯争论 成语典故目录

蕅益 张养浩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