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论语心得 论语

论语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 论语朱熹集注 论语蕅益禅解 论语拼音版 钱逊论语选编 南怀瑾论语别裁

于丹的《论语心得》所感

朱国良 
  一部文风朴素的国学力作

  孔老夫子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历史定格于新世纪的今天,由一位女子主讲《论语心得》,竟赢得了全国关注,这就是眼下于丹女士的《论语心得》热。不久前在北京图书大厦,该书一举创下了一天签售万本的纪录。好书受热捧,国学有市场,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文化传承中断后的自然续接。

  于丹的《论语心得》受到读者欢迎,正是契合了现代读者的阅读取向和审美心理。因为它做到了“朴素”:一是通俗。要把《论语》的原理说清楚,这一点很重要。第二是有趣。有趣才能有吸引力。于丹用古今中外的例子来说明它,并有自己的感受。第三是有用。读者听了以后、看了以后会受到启发,生活中用处很大。于丹和易中天善于让学术走出象牙塔,将文言文用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白话来表达,让读者得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汪洋中,一掬清泉为快。不引经据典,不考证训诂,讲得浅一点,但多结合当下的实际,联系现实人生,多带点生活的酸甜苦辣,带点快餐的味道。对大众来说,这就是相当惬意的文化消费了。今天,书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我们的精神慰藉,还是现代人的“心灵鸡汤”。从易中天等人的水煮《三国》,到于丹的《论语》快餐,无一不得到普罗大众的热捧,这些现象都是文化放下令人敬畏的身段,回归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体现。而这种“文化的朴素”,是让人大快朵颐的。

  而纵观文坛,有的人文风笔调就不朴素,正如苏童所批评的那样,不少人都注重把内心写成内分泌了。而有的报刊上的文章花里胡哨,满目绮丽。还有一些人故弄玄虚,在一知半解中照抄外来的概念和术语,把一些概念的东西组为文章,以显示自己的时髦和深刻。还有的文章,堆砌词藻,拿名人名言壮胆子,用古典成语作靠山,更有甚者,东西不朴素不朴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的本领极高,在急功近利之心的驱使下,“诗外功夫”极出色。写文章,文风笔调要讲究通俗易懂,写文章要深入浅出,学会在谈天说地中阐述重大主题。让人们在“会心一笑”、“略加品味”中得到教益,总之,要让我们的文章看起来不累,读起来轻松,而获取的信息和知识又不少,得到的启迪和教益又颇多。

  《论语心得》的走红,又一次说明文化根植在日常生活、人情百态里,在老百姓的认可中。而学者的任务只是从生活中萃取智慧,并加以提升。由此产生的“国学热”,正体现了中国人了解自己文化土壤和历史长河的需要,学术走向大众,正适应了民众对“草根文化”的需求。而无论山水之妙,景观之韵,打扮之要,文章之道,都在于朴素、朴真、朴实和朴美,其精髓之处都在于“扫尽腻粉呈风骨,褪尽红衣是淡妆”。显然,文化和写作的添彩需要纹饰化、加工化与修造化,只要科学、合理和协调,这非但是要承继传统、适合时宜的,而且是值得提倡的,因为这是对蒙昧和野蛮的超越,是对历史的弘扬和光大,但这种继承和加工,一味乐此不疲,沿着反朴素的路上一路小跑,抛弃了精华和精髓,那此种所谓与“文明轨迹”同步的绝不是大众情怀的体现。抛弃了朴实的素心,纯真的文心,朴素的文风,以妩媚而惑人,靠做作讨生活,那就实在是大不应该的。

论语心得下一页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唐诗300首 史记 孔子 孟子 四书五经 论语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版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