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培训网-论语五连环 论语版本大全 论语

论语孔子原版 论语中英法文对照版 论语朱熹版 论语禅解版 论语拼音版 

论语注解版 论语分类版 论语别裁 Analects 论语搞笑版 更多

论语五连环

章人英

《论语》是翔实地记载孔子一生言行的语录,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唯一可靠的资料,我们通过《论语》的学习,可对孔子有正确的认识,但必须做到“以经释经”,就是用《论语》中的话来解释《论语》,才可避免误入歧途。历代以来所注释的《论语》太多,自汉代董仲舒到宋代朱熹,把孔子的形象塑造得几乎面目全非,例如朱熹的《论语集注》中,借用孔子的经文,宣扬自己的理学思想,处处用“理”字来解释,实则在《论语》中没有一个“理”字,此后以误传误,把所谓“吃人的礼教”,嫁祸于孔子的身上,岂不冤枉。又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之说,语出韩非(10),并非孔子所倡,有人又把它作为孔子一大罪状。不可否认,孔子是有忠君思想的,在《论语》中提到“忠”字共有17处,但他并不主张臣子对君主要盲从愚忠,他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0),反言之,如君不使臣以礼,则臣也不必事君以忠。又如“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11),意思是对国君不应欺骗,但也要敢于犯颜直谏,可见孔子对君主没有绝对服从之意。在春秋时代君臣关系是双向而相对的,“忠”字具有“忠于社稷、忠于人民的职责”之意,“忠”的涵义,要到秦朝大一统专制帝国成立,才变成绝对化了。

前人记述宋代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未免言过其实。但《论语》中的一套正己立人、治国安民之道,还是有它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只是过去为统治阶级所“御用”,作为禁锢人民思想的工具,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论语》的那套行为准则,到现在仍植根于人民的心目中,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这种千百年来指导人们行为规范的独特的模式,至今仍有其时代的生命活力。

四问:用社会学的观点来解释《论语》,你是怎样设想的?是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答:用社会学的观点来解释《论语》,这是一项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的系统工程,也是当今人文科学工作者面向现代化努力的方向。《论语》说:“温故而知新。”(12)温故是手段,知新是目的,也就是一般人常说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之意。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社会行为和行为规范机制作用的一门学科,《论语》是我国最早阐明有关行为规范的一本经典著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是我国最早属于社会学范畴的一本社会理论专著。《论语》在中国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维护社会秩序所发挥的功能,长达二千余年之久,是研究中国社会学不可多得的精确的具有科学价值的文献资料。

其次,社会学创建至今才一百余年的历史,在社会科学中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论语》是代表儒家思想的东方文化的智慧的结晶,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这两者之间在时间跨度上、在社会形态上有很大的差距,要做到中西结合,古今合璧,把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加以糅和,熔铸出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新的社会理论,恐非一朝一夕之功,其难度可想而知。《论语》说:“仁者先难而后获。”(13)意思是有德的人遇到难事要率先去做,有了成果退居别人之后去获得。我们虽够不上称为有仁德的人,但对于先哲所教导我们的人生哲学的真谛,将作为鞭策我们奋发前进的动力。

社会学和《论语》所研究的对象、目的、要,双方有很多相同之处:

第一,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是人的社会行为,是行为规范的机制作用,这方面与《论语》基本相同。

第二,社会学研究的范围是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而《论语》研究的核心是“仁”,“仁者人也,这个“仁”是指的广义的人,包含有两个人:一是小我,一是大我,小我是个体,大我是群体,从而引申到全人类,“仁者爱人”,就是要爱护自己,约束自己,更要推己及人,爱护全人类。

第三,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要搞清行为规范及其机制作用,对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动社会前进,到底发挥了哪些功能。《论语》中仅次于仁”的重要概念的“礼”--行为准则就属于这一范畴。

要求《论语》有一个严密逻辑结构和完整的科学体系,未免对古人失之过严,同时《论语》受到时的局限,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因素,但以“仁”和“礼”融为一体的这一行为规范模式,它对安定社会秩序、缓和世界紧张矛盾、推动人类和平所产生的潜在功能,在21世纪信息时代,可能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社会人士普遍的重视。

下一页 上一页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