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冲破恐惧的屏障(1)
[美]多罗茜.利兹
在我曾经主持过的一次私人专业培训的实习里,我和数位会议策划者亲密共事,研究听众的兴趣和需求。我的团队关心的是提升他们在组织内的影响力,但是他们也表示并不希望我在当众演讲上花费太多时间。为此我组织了一次讨论,让参与者在讲台上进行演示。等到实习结束时,评估结果表明口才是当中最有价值的一个模块。一些参与者承认,他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他们害怕当众开口发表讲话。
引用《名单大全》一书的说法,世界上人们首先恐惧的是公开讲话,而不是病菌、身高、深水甚至死亡。
到底是什么使我们如此之恐惧?一间装满了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的人们(据理推测他们应该手无寸铁)的屋子能够对讲话的人造成什么危害呢?了解为什么面对听众会激发起内心深处的恐惧是控制恐惧的第一步。
当众讲话的恐慌来源
聚光灯底下的形单影只
作为讲话者,你恰恰就是那个独立于人群之外的人。处于团队之中比领导团队更令人舒适;就这种意义上而言,没有人会对你负责,一旦你绞尽脑汁、榨干了所有的创意和灵感,自然会有其他人接过你的话头来。讲台使得你孤立;它把你从同僚中一把拽出,并在你额头上标下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烙印——你就是那个有事必须开口向大家宣召的人。有些人分外享受众人目光齐集在身上的感觉,但还有一些人会突然觉得灯光刺眼到令人畏缩的地步,对于后者的这种感受我们不难理解。诀窍就在于接受这种孤立;它只是暂时的,而且也许能够称之为一种荣誉。是的,努力把它当成荣耀吧,因为你如何看待该事件将会对你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将头顶的聚光灯视之为心理障碍也将对你有所助益。许多新手会在脑海里把这一孤立状态过分夸大,直至造成重大影响时局面已经无法控制了。少考虑自己的情绪,多关注你的听众。只要你不再把自己看成孤立的个体,而是当成置身于团体之中,并且这个团体渴望听到你的讲演内容,部分恐惧情绪便会悄悄隐退。
我应该怎么做?(这一点很难断定)
除了一问一答部分外,演讲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单向的。你无法像平时交谈一样从对方处获得反馈。你甚至不确定人们是不是确实听到了发言并了解你的思想。你能看到台下听众的眼睛(虽然并不十分清楚),但是你不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一个人起身离开房间,你感觉上像是受到了拒绝,其实他不过是走出去打个电话而已。一个讲过多次、每次都能引起哄堂大笑的笑话此时如同石沉大海,激不起听众的一丝笑意。
由于无法从听众处迅速获得反馈,同时也因为不了解自身所处的位置,这些都令你觉得怅然若失。事实上并非仅仅只有讲演者如此,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有所反应。为了证实这一点,有人曾经在一家酒吧里和人打赌,只要他向英国飞镖冠军挑战,不用超过四次他就有把握让这位行家里手认输。冠军掷出飞镖后,挑战者迅速在他面前举起了一张白纸,这样一来冠军就无法看见自己出镖的结果如何,而等到下一轮时上一支飞镖又已被及时清除。果然不出挑战者所料,第三轮时冠军的游戏就已经进行不下去了。由于无法目睹每次掷出飞镖的结果,他输掉了这一局。
人们确实能够获知别人的反应——不过是在讲话结束以后。这就好比那位冠军将飞镖投掷了出去,却因不知道飞镖落下的位置而不知所措一样,大部分讲演者所感到的焦虑也可归因于此。但是,凡事预则立,不放则废。你必须预先估计到会场上会有片刻的停顿和静默,等到事情真正发生时就不会感到难以接受。此外,不同的听众自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别指望普通大众和一位专业的技术爱好者会发出同样的呼声。如果询问任何一位演员日复一日地出演同一场表演为何不会觉得厌倦,你得到的答案总是如出一辙:“节目可能是一样的,可是观众每天晚上都不同呀。”不要由于过于焦虑因而误读了听众的反应。沉默可能意味着深沉的思考和同意的态度,但此时你却很可能将其理解为厌倦。
我见到过一场只有一小群听众的讲演,听众们散坐在教室座位上。有个人坐在最后一排,看上去似乎漫不经心;整场演讲中他要么在纸上胡写乱涂,要么就是凝视着空气发呆。中场休息的时候,其他人很奇怪讲演者怎么能够忍受如此明显的粗鲁行径。讲演者的态度倒是相当从容,他回答说自己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更关注本话题的听众们。但是,讲演结束以后,那个涂鸦者却走上前来表明了自己记者的身份,他非常喜欢和欣赏这场讲演,并将专门为此写一篇文章,感谢讲演者给大家带来如此精彩的发言。这则故事的教训是:不要揣摩听众的反应的内在寓意。否则,你的注意力将会从关注讲演的说服力分散开来,转而担忧听众似乎走神的原因,其实他们也许只不过是关心演讲中最艰深的部分而已。
套用我在“信息娱乐化”讲话中使用的一个人物弗雷德博士的话来说,奇怪的是,我们往往在负面因素上纠缠不休而较少顾及正面因素。如果100位听众里有99个人喜欢一场演说,剩下的一个人却吝于给予赞美,我们总是倾向于注意最后那个人的负面评价。如果100位听众里有1个走神,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被他/她牵着鼻子走。但正如上面故事所表明的,你无法探知倾听者头脑里的思想。而人们的意见也仅仅只是个人的看法而已,并非事实。你演说的次数越多,你就越能够学着接受人们的赞美,微笑着摆脱那些负面因素的影响
口才下一页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