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奥运人才缺口大 培训跟风而上与需求难对接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的临近,奥运人才需求成为关注焦点。
奥运人才缺口大
北京奥组委在奥运人才招聘新闻发布会发布消息称,预计到2008年,奥组委共需4000多名奥运人才,而目前奥组委共有256名核心工作人员,人才缺口达3000多人,预计2007年将达到人才需求高峰。
“奥运人才很匮乏,这点从北京奥组委连续两次从全国招聘人才的行动中就可见一斑。”北京奥组委副主席李炳华曾表示,在奥运人才需求中,北京市面向海内外高薪招聘奥运经济政府雇员,年薪50万元人民币。
一直为奥组委新闻宣传出谋划策的奥林匹克专家易剑东表示,预计奥运媒体大战会在2006年左右开始正式启动,在2007年到2008年达到高潮。据他所得到的消息,2006年后,美国媒体巨头NBC为降低转播成本,实现人才本土化,应该至少在中国聘请上千名工作人员。奥组委的新闻部门职员也应该扩大到200人以上。
“之前有些媒体所说的奥运会体育经营人才缺口在1万以上,是一个保守数字。”清华大学负责体育管理硕士项目的李华老师告诉记者,“光是奥组委,就需要上千人,还有很多与体育产业相关的企业,希望利用奥运会商机的企业等。”
目前体育管理项目的在读者有的是与2008年奥运会的组织管理实施密切相关的官员和工作者,他们希望提高管理水平,把参加培训作为“奥运前的冲刺”;另外一部分人来自与体育相关的行业,他们看准了奥运带来的巨大商机,希望提前做一些体育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储备;另外还有一些已经有多年体育行业从业经验的人更看重培训所形成的业内交流机会和资源互动平台。
培训跟风而上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2005年两会期间提出,目前符合要求的奥运组织与管理人才、高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十分短缺。纪宝成建议,立即全面启动2008年北京奥运培训工程。
他认为,当前首先在认真研究各奥运会举办国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一份总体的奥运培训规划,对奥运培训工作做出全面的总体规划和安排,尽快建立一个全面领导和协调奥运培训工作的组织机构,并启动培训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和师资选拔工作。
为此,2006年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的招生计划中,增设了奥运新闻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40名。
与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这种培养方式不同的是,面对奥运人才的培训商机,一些与体育相关的高校和市场咨询公司也纷纷办起了培训班,一哄而上地加入培养奥运人才的行列。
国内某著名大学开设了雅典体育管理硕士课程培训,学习方式为非脱产授课方式,每3周授课一次,每次授课时间为星期五晚上、星期六全天和星期日全天。其收费标准为每人12万元人民币。
国内某体育大学与一家人才培训中心也开设了奥运人才培训课程,收费标准为每人1.6万元人民币,教材费500元,报名费100元。学制两年,学习方式为面授、函授相结合,开设周末班和寒暑假班。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类培训班有很多是一种“捞钱”性质,办学方没有找到市场需求点,只是把国外的课程对国内作了一个简单地引入,没有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培训奥运人才。
关键做好需求对接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相关专家认为,虽然北京已经陆续开始了一些奥运培训工作,但从总体上看,当前工作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缺乏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效率低下;二是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一些培训机构忽视社会责任,甚至还有个别不法分子打着“奥运培训”的旗号进行欺诈活动;三是规模小,培训人员的数量、种类远远不能满足奥运的需要;四是发展不平衡,一些培训发展比较快,而有些培训至今未能启动。
专家认为,政府有关部门、体育组织机构以及北京奥组委等是奥运和体育人才集中需求的地方,但是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和超前的规划,致使一些学校甚至培训机构盲目开班。专家呼吁:政府应该从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有关奥运人才的培训规划和指导意见,必要时,可以进行市场准入和严格的审批制度。
“不能仅仅因为2008年北京的奥运会才办培训班,那样是比较短视的行为。”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奥运人才的培训关键是做好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奥运人才培训不仅要着眼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还要从涉及奥运的专业人员、奥运志愿者、相关行业人员等培训,还包括体育营销、高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