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培训文摘下一页

人大代表培训力破“新手上路”之忧 

  不加强代表培训推动政治文明只是空话。上海的人大代表培训,已经从附带性转向专门性,从随意性转为计划性    

  身为律师的薄海豹担任上海市人大代表已经三年多,至今他还记得2002年底刚当选时接受的第一次培训,就在市人大培训中心兴华宾馆的五楼,几位老代表讲授如何履行代表职责的心得。 

  现在,他已经习惯于每年填写一份表格,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培训课程,并且在每次代表活动前参加一些专题培训。 

  "我觉得上海市的人大代表培训,有点像中医的'先清后补',开始先理清一些基本的程序和法律文件,然后再看你缺什么就补什么,非常有用。"薄海豹这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他觉得,在掌握了代表履职"应知应会"的内容之后,培训项目还可以再细分,便于代表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选择,"就如同吃饭一样,套餐需要,自助餐也需要。"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从1996年起探索人大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2003年,市人大常委会专门成立了培训工作委员会,这样专门为代表培训而设立的机构,在全国都还独此一家。上海的人大代表培训,已经从附带性转向专门性,从随意性转为计划性。 

  上海市人大主任龚学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有赖于代表履职能力的提高。过去几年中,我们工作的一大亮点就是强化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培养,为代表履职提供各方面的资料信息、履职程序操作的基本知识。比如在人代会期间,为提高议案质量,特别开办培训班,提供议案咨询等。 

  据悉,上海市人大自2003年换届以来,开办各类人大培训班191期,参加人数2.9万人次,学员对培训质量评定认为好和较好的占96%。 

  龚学平说,换届之后培训是个大问题,"如果不加强培训,要提高人大工作水平,推动社会政治文明,是一句空话。"    

培训只要好好做就有效果    

  福建清流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王宜峻,在本县四个乡镇中选取41名人大代表做了个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看,代表的履职水平在不断进步,但代表培训开展得不是很理想。" 

  王宜峻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调查显示,受调查的代表中68%认为当选人大代表是"一种荣誉","激动有余,责任感不强";超过四成代表不了解提出议案的具体要求;在承办单位处理自己提出的议案、建议过程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会"积极关注,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大会闭会期间,只有不到一半的代表主动联系选民,帮助选民反映问题;一些较为刚性的监督方式,如罢免权、质询权、特定问题调查权等,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代表不了解这些权力运行的具体程序和要求而多年来"束之高阁"。 

  王宜峻分析说,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也没有制定一个明确的培训目标。 

  据他介绍,2005年年底,清流县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人员编写了代表培训教材,到各个乡镇举办县乡人大代表履职知识培训班,系统介绍了如何审议工作报告,提高议案建议的质量等。从今年年初县人代会和各乡镇人代会的召开情况看,代表们的议案质量都有所提高,在会上发言更为踊跃。"培训只要好好做就有效果。" 

  不过王宜峻也表示,培训经费短缺是个大问题。没有经费,培训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他告诉记者自己建了一个网站,介绍一些人大制度的知识和信息,"这个花钱不多,主要是要投入大量的时间。" 

  来自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田必耀认为,地方人大的培训还是有些薄弱。他说,湖南一个乡选人大主席,居然选了一个连人大代表都不是的副乡长,连基本的法律程序都不懂;而据说有不低于十分之一的乡级人大一年都没有开过一次会议。 

  田必耀对《瞭望东方周刊》说,"9号文件"出台后,代表培训次数增加了,几乎比以前翻了一番,而且针对性也增强了。不过他认为,缺乏实践训练,缺少案例培训,一份报告念到底的被动、单向的培训方式,是很多地方人大培训都存在的问题。 

  全国人大培训中心主任张朴说,做好全国人大代表的学习培训工作,是坚持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从总体上讲,这项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长期坚持,必见成效"。 

  一年前,中共中央转发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即"9号文件",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建立全国人大代表系统性、制度化的培训制度,并对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有新的要求。 

  2005年12月,全国人大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到每一位代表手中,全国人大代表培训被明确分为初任学习、履职学习、专题学习三个阶段。 

  源自全国人大的这轮培训热潮,也带动了地方各级人大的相关举措。有研究者说,任职的第三、四年,是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成熟期,而对于未来面临换届的各级人大,培训工作的担子将会更重。 

  中国有290万名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近3000名,省级2万多人,地市级12万人,县级58万人,乡级218万人。新当选代表的比例占总数的70%至75%,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平均每届有73%是新当选代表。 

  这样算来,换届之后,全国"新手上路"的人大代表可超过200万人。    

不当"哑巴代表"、"举手代表" 

  在两年前的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曾经播发过一则很有意思的通稿,标题是"从'荣誉代表'到'民意代表'"。 

  报道说,河南焦作市起重运输机械总厂的普通刨工姚秀荣,1993年被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姚秀荣回忆说:"头一次当代表很兴奋,但不知道人大代表的含义,头三年当代表,我就是开开会,举举手,吃吃饭,休息休息。" 

  在当了三年"哑巴代表"之后,第四年姚秀荣就调研民警值勤情况一口气做了45分钟的发言。专家说,这表明了人大代表对自身权利的清醒认知。 

  事实上,像姚秀荣这样因为"初来乍到"而对人大制度不熟悉的代表并不鲜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今年"两会"期间表示,加强代表的学习培训工作并不是因为代表素质不高,全国人大代表无论来自哪里,都是人民选举出来的高素质的最高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但高素质并不等于履职能力高,因为每个代表的知识结构、经验背景都不一样,作为人大代表履职应该有相应的知识、能力。 

  有评论说,中国对全国人大代表的培训已经开始进入系统化、制度化的轨道。 

  薄薄四页《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将代表培训的基本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应知应会",即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的基本知识,了解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代表意识;二是"知情知政",学习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如何审议各项工作报告、提出议案与建议;三是"履职专题",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结合立法、监督和代表专题调研、视察等,学习有关专门知识,提高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 

  代表的学习安排也相应地分为三个阶段:委托选举单位对代表进行初任培训,进行最基本的学习;在一至两年内完成代表履职培训;第三阶段主要是专题学习,比重最大。 

  有专家分析说,人大要关注民意,而现在的民意很复杂,有时甚至是有冲突的,判断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意,要求代表具备分析判断能力;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把代表工作列为人大工作的第一项,这在人大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而代表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训工作。 

  一年来,全国人大共举办了五期培训班,共有约500名代表受训。早在第一期培训班开始时,就提出将用两年时间使每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都接受一次系统培训。 

  今年,全国人大将围绕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国人大的立法、监督等重要工作,举办全国人大代表专题学习培训班。李连宁表示,今年起,全国人大将完善远程教育培训,为代表开设一些网上讲座,使不能参加集中培训的代表也能有机会接触到履职学习。 

  据报道,人大代表培训的费用由全国人大负担,全国人大培训中心为此准备了上千万元的资金。    

代表不只是培训出来的 

  在十多天前上海人大常委会举办的"人大培训现状与前景"研讨会上,有学者称,先有代表才有培训,因而人大代表不是培训出来的,培训只是对代表履职的一种技术支持和服务。 

  事实上,此前已有人提出,"哑巴代表"开口之后,更重要的是他们说什么、怎么说。 

  中央"9号文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而代表培训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代表的作用能不能发挥好,关系到广大市民的愿望能不能表达,利益能不能维护,权利能不能实现。正如一位人大代表所说的: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人大工作的开展靠代表,人大工作的水平看代表,人大工作的潜力在代表。 

  上海市人大的做法是,在加强培训的同时,保障代表的知情权,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召开重要事项情况通报会等,都邀请相关领域的代表参加;做好闭会期间代表书面意见督办和议案受理工作。通过遍及各区县的视频网站,区县和市人大代表都能直接参加和旁听市人大常委会的会议;通过互联网,人大代表每月两次与网民直接交流,探讨城市建设、食品卫生、劳动者权益保护等问题。他们还组织代表参与人大信访,旁听百例庭审等。   

  曾经有人提出,相对于在人大代表中占据多数的"官员代表",基层代表在审议发言、提出议案建、参加闭会期间活动乃至参加培训都显得更为积极。"培训只是从技术层面位代表履职提供了条件,代表参政议政能力的充分发挥是个综合因素。"

更多

培训文摘

培训网-全国培训示范点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