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培训网-半部论语学做人 论语版本大全 论语

孔子 论语原版 论语中英法文对照版 论语朱熹版 论语禅解版 论语拼音版 

论语注解版 论语分类版 论语别裁 Analects 论语搞笑版 更多

半部论语学做人第一章 教育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之后能经常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有同学从远方来也是件愉快的事。遇到别人不懂时不嫌弃别人才是君子。"
【评析】
  这段话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话。如今文中的"朋"已经演化成"朋友"的意思,这个"朋"原来是指"同学"的意思。所谓"同师为朋,同道为友"。孔子把复习学过的东西当成重新见到老同学那么高兴,仿佛把以前学习的东西都当成老同学一样。这一方面强调了复习对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将学习知识当成结识同学一样的快乐心态。当我们把学习知识当成了结识同学、把复习知识当成同学聚会,当然就不会产生厌学的心态,也就不会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苦差事了。
  有人把"学而时习之"理解成"学习了之后要经常练习,经常运用",这也有一定的道理。
  对于第三句话,有人解释成"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他",我对此略有不同的看法。对这句话造成不同理解的关键是怎样理解"人不知"的意思。我对这三个字的解释是"别人不懂",理由是,论语第二部分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这里的"不知"应该和后面的"不知"是同样的意思。
  我的理解,孔子前面说了怎样学习和复习的问题,然后又说到了怎样对待同学的问题,在怎样对待同学的问题方面,孔子主张人要谦虚,所以才提出了"遇到不懂的同学时,不要嫌弃,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的观点。
  你觉得哪一种注释更加适合呢?有时间不妨思考一下,也许会得出你自己的观点。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能够做到温故知新,就等于有了一位好老师。"
【评析】
  有人把这句话解释成"能够温故知新,就能当老师。"我对此有疑问。我觉得这句话并不是介绍一个老师的标准,而是介绍一种自己怎样学习的方法。这句话与"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一个意思,是指我可以从其他人那里学到东西。所以我觉得这里说的是可以通过温故知新的方式学到新的东西。
  记得曾经学过这样一句话:"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也就是说,如果多次阅读,就能全面透彻地理解一本书的全部含义。以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来说,当我们初学一本书的时候,由于我们自己的能力所限,往往不能一下子领会到这本书的全部含义。当我们学过一次后,水平会有所提高,于是再学的时候,又会有新的收获。我想这就是温故知新的意思吧。当然,"温故知新"可能还有另外一层,就是"以历史为鉴"的意思。在国际司法上,也有"惯例法"的做法,即法官可以根据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判例来宣判现在的案子。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不学就会迷惑。"
【评析】
  这句话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个人觉得非常有道理。如果我们只会学习,只会老师怎样说就怎样听,不用自己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我们确实会感到迷惘。比如说,同一本《论语》,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解释,如果我们不会思考,那么面对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解释,我们将无所适从。据说在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学生形成了八个儒家思想的分支,流传最广的似乎是以孔子的孙子子思为首的那一派。同样,如果只思考不学习新的知识,就会在低水平徘徊,而难以提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今,网络被称之为第四媒体,每天都有许多网民在网上感性地呐喊。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有些人的感性呐喊逐渐逐渐变成了理性思考,而有些人的感性呐喊依然如故。我想造成这种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应该是有些人在呐喊思考的同时还在不断的学习,而有些人却永远在感性发泄上面徘徊。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孔文子可以得到'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能得到'文'的谥号。"
【评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治学态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思想观点之一,我们应该将此发扬光大。连聪明的人都需要好好学习,不聪明的人不学习怎么行?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可以作为学生的座右铭,或张贴在校园里。
  这句话的关键是要能"不耻下问",也就是不要因为怕难为情而明明不懂也不去问。只要能做到不耻下问,同学之间遇到不懂的可以相互请教,老师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向学生请教,家长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向孩子请教,大学者、大专家遇到不懂的东西,也可以向普通老百姓请教。曾经有个相声,说的是一位父亲明明不懂无法回答小学生儿子的提问,还要不懂装懂,结果洋相百出。我想那位相声中的父亲如果能懂得"不耻下问"的道理,老老实实地向儿子坦诚自己不懂,然后与儿子一起研究和探索正确的答案,不但不会自己出洋相,还能培养孩子的正确的治学态度。

1,5,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评析】
  孔子这里强调了君子应该好学,暗示自己的学问都是来自学习,任何人只要好学,都可能达到孔子的水平。虽然孔子没有提出终生教育的说法,但是观察孔子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是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是在行动上做到了终生学习。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觉得自己在忠信方面并不比别人好多少,但是很为自己的好学而感到自豪。我想,我们也完全有理由为自己的好学而自豪吧。不管我们出生在富裕还是贫苦的家庭,好学,是不受限制的。学习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只要我们都具备了以好学为自豪的观念,我们的素质和学识自然会一天天提高。以好学之心待人接物,怎样做人的水平自然也就会慢慢提高。

1,6,弟子孰为好学?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颜回最好学,他不迁怒别人,也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他死了之后再也没有那么好学的人了。"
【评析】
  据说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可是当别人问孔子谁最好学的时候,孔子没有像我们今天的老师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时通常会有的回答:"我的学生大都很好学",而是明确回答了只有颜回一人最好学。
  孔子在赞扬颜回是最好学的学生的同时,还夸赞了颜回的另外两个优点:"不迁怒于人"和"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孩子们的脾气是越来越大,表现之一:自己作业不会做、或自己做错了事,不但不认真反省,往往还迁怒于人。表现二:犯了错误不但没有勇气承认,更缺乏反省能力,所以往往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因此一个真正好学的人,不只是书比别人看得多一些,考试比别人分数高一些,作业比别人做得好一些,关键的还必须具备反省能力、不迁怒于人的修养、和不再犯同样错误的自律能力。
  孩子不能迁怒于人,家长和老师更加不能因为生活中的烦恼和不顺心而迁怒于孩子或学生。尤其是许多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往往并不是因为施暴者对被害者有什么仇恨,而是施暴者将生活中的失败、怨恨、不如意等迁怒于被害者所引发的。所以不迁怒于人不仅仅是孩子应该注意的,尤其是成年人更加应该引以为戒。

1,7,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原文】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因为半途而废,就像你现在为自己画下了停止前进的界限一样。"
【评析】
  孔子不但是一个传播思想的老师,还是一个指导怎样学习的优秀老师。他明确告诉我们:任何人只要坚持学习,没有达不到目标的可能。许多人之所以学习没有结果,没有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主要不是其力量不足,而是其努力不够。对待学习是这样,对待个人修养、追求仁爱、追求真理等又何尝不是这样?
  举一个最普遍的例子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随着人们的富裕水平提高,社会上的各种培训班越来越多,但是你只要去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初学班的人数永远是最多,然后越到后来人数越少,其主要原因无不是因为学员的半途而废。在所有那些半途而废的人们当中,谁能断定只要他们坚持下去,不会成为学习中的佼佼者呢?
  所以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感到为难时,千万不要丧失自信、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要告诫自己:不能"中道而废"。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记得初中时我害怕学英语,因为老担心自己记不住英语单词,谁知越担心就越记不住,越记不住就越没有自信。结果越学越差,越差越没有兴趣。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工作的需要,不得不再次学习英语,由于自己一方面克服了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建立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另一方面学好了英语立刻就有使用的机会,就多了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立刻激发了很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结果居然顺利地通过了全部的英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甚至还在本市的英语演讲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实在让人感叹学习心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我们再来看一下"上网"。有些人上网,是为了职业,为了吃饭,不上网就领不到工资。这样的人,对"上网"肯定很懂,也很在行,否则也没有人会聘用他们。另外一种人是爱好"上网",有时上网查查资料,有时消遣一下,不像前一种为了工作不得不上网,而是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另外还有一种人,是以上网为唯一的快乐的人,一天不上网就觉得难受,不上网就觉得什么也没有意思。这就达到痴迷的程度了。
  上网达到痴迷的程度是应该避免的,因为人毕竟还是要生活在网下,网络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是如果我们学习某样东西也能达到痴迷的程度,还有什么学不会的呢?

1,9,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
  对于不同接受能力的人讲授不同程度深浅的学问是对的,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学校分为大中小学的原因之一。又比如对于孩子,你和他说太深的大道理,他也无法明白。但是这只是传授学问的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那就是在传授学问的时候,接受一方的水平高低固然重要,传授一方的传授方式是否妥善也很重要。尤其是对于传授哲学思想之类的问题,接受者的水平高低是不能以大中小学来划分的,比如当我们对民众进行某种理念的宣传时,就不能将民众不接受那种理念完全归结为民众水平低,而要反省我们的传授方式是否有问题。又比如,家长在辅导小学生家庭作业时最常用的一句话可能就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你怎么还不会?"其实这是心急的家长们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对家长来说非常容易的问题,对几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的问题。
  所以不管是在传授高深的道理或浅显的道理时,都必须注意传授的方式,尤其是在接受者暂时无法接受的时候,更不能一味地埋怨接受者的水平太低。家长或教师在辅导孩子或学生时,不应该失去耐心地责问:"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搞不懂?"而应该去认真反省:自己的辅导方式是否有问题?家长和老师必须时刻牢记:学生或孩子不懂是理所当然的,否则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干吗呢?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经常有机会接触中国的和外国的产品说明书,我发现,外国的产品说明书往往比较详细,除了文字之外,还有图案和注意事项等,即使对该产品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很容易地按照说明书使用。中国产品的说明书往往过于简单,也很少有图示,许多时候只靠说明书根本无法具体操作。

1,10,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译文】
  孔子说:"只阐述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评析】
  "述而不作"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与其强调"克己复礼"的主张一脉相承的,个人觉得,这也是孔子思想最大的缺陷之一。如果只强调服从旧有的规矩而不敢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就只会越来越僵化、越来越落伍、直至被淘汰。因为过去的旧规矩有可能是不完善的,即便是曾经完善的旧规矩也只适合当初的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原来曾经完善可行的规矩也会变得不可行不完善。
  从认识真理的过程来说,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只会越来越接真理,而不是距离真理越来越远。孔子和老子都认为,随着人类的发展,真理慢慢地离我们而去,所以要想治理好天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恢复到过去,将失去的真理再找回来。我想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局限性所造成的。如果过去真的有过真理或理想的社会模式,既然无法继续保留到现在,肯定是因为那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存在某种缺陷,才无法继续保留曾经的理想社会,即使真能倒退回去,也依然无法保证其不再被破坏。所以做好的办法自然不应该是倒退回原来的理想社会,而是应该根据变化了的时代,创造一个新的理想社会。
  在京戏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大家知道,京戏讲究师从,也就是说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一个亮相一个眼神,都讲究全盘模仿师傅的样子,自己是不能随便改动的。但是有一天有个好思考的徒弟对师傅在舞台上的某个动作发生了疑问,他发现根据剧情或表演的需要,无论如何没有必要在演到那里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个走到大幕后面去的动作。但是拘泥行规,他不能擅自更改师傅教的表演,所以也一直带着疑问照这个样子演出。直到有一天,师傅病重了,眼见就要去世,他终于忍不住向师傅他出了这个问题。师傅笑了笑说:那个动作确实是多余的,我第一次在舞台上那样表演时,是因为口中突然有了一口痰,怕影响我的表演,所以我只好走到大幕后面悄悄地吐掉这口痰。

1,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默默坚持的过程,所以要想学习好的第一步是自己要能静下心来。有的人学习,越学越有兴趣;可是有的人学习,越学越感到厌倦。这是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只要真正能静下心来学得进去的人,都不会感到厌倦,反而会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所以要做到学而不厌的关键,还是要培养起自己学习的兴趣。比如打麻将,有些人一上桌子可以连续打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如果一个人的学习兴趣也能浓厚到像对待麻将的喜好一样,还有什么东西会学不好呢?
"诲人不倦",是指我们在指导别人的时候不感到疲倦,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同样离不开一个兴趣。两个喜欢打麻将的人,不管他们学问高低,只要谈起麻将来,总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从来不会感到厌倦。当然,要做到诲人不倦的另一个要点就是要有爱心和耐心。

1,12,不愤不咎,不悱不发
【原文】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评析】
  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比如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译文和评论分析就是唯一的答案,你也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论语》的原文。如果你善于开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1,13,我非生而知之者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评析】
  孔子在这一段中再次重申了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不是一个天生就知道一切的人,而是与普通人一样通过好学才拥有了渊博的知识。孔子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学的榜样,永远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那么不完善的学习环境下能通过学习成为伟人,我们在今天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下,为什么不能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有用的人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连孔子这样伟大的人尚且需要不断地学习,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不好学怎么行?
  鲁迅先生也是不承认有所谓的天才的,他曾经说过,即使是天才,他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也绝不会是一首好诗。鲁迅自己还曾说过,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
  孔子爱好古代的东西,我们也可以爱好古代的东西,同时爱好现代的东西,爱好中国的东西,也爱好外国的东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视野应该更加宽阔,我们的心胸应该更加开阔,我们的思想应该更加开放,而不应该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

1,14,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我已经做到了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要说我长期追求圣和仁不感到厌烦,诲人不倦,则是名副其实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评析】
  这一段我们再次看到了孔子对自己的评价,他对自己的评价不高,没有标榜自己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也没有神化自己,只强调自己一直在努力。我觉得这正是值得我们所有求学者学习的精神。
  公西华的这句话也耐人寻味。他说这话是为了恭维孔子?还是为自己找一个托辞?我们不得而知。只是根据孔子在论语中表达的意思来看,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只是愿意不愿意做而已。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习的人在学业上都达到怎样的高度,但是这种学习的精神,却是可以从一开始就具备的。
  许多人在面对别人的成功时,往往喜欢把别人的成功说成是由于别人有天才或有天分,我觉得,那往往是失败者对自己努力不够的掩饰而已。

1,15,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
  曾子说:"有才能也能向少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多也能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很在行却像外行一样;被人冒犯能不计较。以前我有朋友能这样。"
【评析】
  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一个人不管多么有学问,总有他不懂的东西,也总有其不擅长之处。所以一个人不要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就以为自己对什么都懂。即使对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也可能有不懂的地方,所以要虚怀若谷,才能不断提高。不要总摆出行家里手的样子,半桶水硬要装成一桶水。在虚怀若谷的同时,还要能宽以待人。我想这些是值得提倡的治学态度,也应该是值得提倡的处世为人的态度。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以能问于不能"的故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刘邦和韩信关于"多多益善"的那段经典对话。刘邦问韩信自己可以领多少军队,韩信说,十万左右。刘邦又问韩信能领多少军队,他说多多益善。刘邦不服气,说那你怎么反而成了我的部下呢?韩信说,你不擅长领兵打仗,但你善于领导将才,所以我才会成为你的手下。
  中国人是一个非常讲究面子的民族,这使得许多中国人为了维护面子而不懂装懂,尤其是家长在孩子面前,老师在学生面前,上司在司面前,往往很难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他们总觉得,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向"整体上比自己不能"的人请教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外国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是这样,把自己不懂看成是一种羞愧,以此勉励自己在平时应该好好学习。不过他们国家也有一句谚语:"不懂的时候问别人是一时的羞愧,如果不问则是一生的羞愧。"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1,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老百姓可以按照官府的要求去做,就听任他们;如果不可以按照官府的要求去做,就要教育他们。"
【评析】
  许多注释把这句话翻译成"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个人觉得这样的愚民观点是与孔子提倡的好学和追求仁爱的观点完全不相容的。
  我们知道,在孔子同时代的西方世界,有个叫柏拉图的大哲学家,他在《理想国》里提出的防止理想国衰败的重要对策之一,就是只对"含金阶层"的人进行教育,而拒绝乃至禁止对低一级别的人们进行教育或更换他们的职业。那才是真正的愚民观点,目的是让贱民永远停留在贱民的位置,从而永远保证君权的稳固。
  孔子的思想与柏拉图的思想的共同之处是都想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但是与柏拉图不同的是,孔子主张通过全民的学习来提高全民的素质,从而在全国普及仁爱,实现理想的社会。也正是孔子在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也就是任何人都应该有权接受教育,从而从理论上将教育从贵族范围内解放出来。在孔子的学说中,我们看不到任何禁止民成为官的观点,相反,倒是可以找到很多"学而优则仕"的论述,也就是说任何民,只要学得好,都可以成为官。因此,把孔子的这句话曲解成孔子希望推行愚民政策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怎样才能出现"民可使"呢?只有在孔子所说的"仁里",才会出现"民可使"的局面,在那里,官民关系像父子关系一样,官民关系和谐,老百姓自然会非常乐意听从官的指挥和使用。在那样的情况下,许多条条框框诸如不听指挥的禁令和处罚等都将成为多余的东西,自然就不需要,也就没有必要对民管得那么严厉,可以"由之"。如果官民之间还没有出现那样和谐的关系,民还不听官的指挥或使用,也不能通过酷刑等去处罚他们、强制他们,而要是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也就是"知之"。《论语》中也记载孔子曾教导弟子子游说"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管理。"这句话正可以作为孔子主张"民可使知之"的一个佐证,
  孔子一生追求仁爱,他从来没有说仁爱只属于官,而与民没有关系。我们不可想象:孔子难道会一方面要让全民追求仁爱,一方面又强调不能告诉全民为什么必须仁爱吗?
  据说《论语》原来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在的标点符号是后人加上去的。所以我也想大胆地修改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改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欢迎各位行家里手赐教。

1,17,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原文】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孔子说:"学习就像永远都赶不上一样,即使努力追赶依然担心会有遗漏。"
【评析】
  在被称之为"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孔子这句话已经丝毫也不夸张了,不及时"充电学习",我们时刻都会落伍。看到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边工作、边自学、边进修,那种还依然陶醉在"六十分万岁"之中的在校生们也许会清醒过来,更加懂得珍惜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吧。鲁迅先生说过,人的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浪费时间,就等于是浪费生命。那些把大好的在校学习时间不用来好好学习的人,实在是浪费他们的青春和生命。
  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所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在今天也就有了另外一种含义,即如果你没有学好,也许就要被淘汰。所谓"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中国的城市居民中哪一种人最伤悲?我想应该是属于那种被称之为"四零五零"的四十多岁到五十多岁的下岗工人,由于他们没有一技之长,一旦失去了原来习惯的简单操作的职业之后,就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当然,他们的伤悲是时代的悲剧,不能全怪他们自己,然而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趁着年轻加强自身的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广东的外来打工者人数远远超过本地户口的居民,但是这些打工者总体来说文化水平偏低,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就从家里出来打工,一般也只能从事简单的手工操作,一旦年龄大了之后,都面临着失业的威胁。事实上现在走进广东的外资企业,几乎所有的一线工人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以前,年轻的打工者在广东工作几年后便重回故乡,现在则有越来越多的打工者通过职业培训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素质,以便在广东继续工作下去,甚至在广东安家落户、生根开花。许多人一边打工,一边坚持业余自学,有些更在工作几年积蓄了一定的资金之后,辞职去职业学校重新学习。我想他们当然不是不懂得利用青春年华好好享乐玩耍,而是"犹恐"没有一技之长,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被淘汰啊。

1,18,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原文】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评析】
  人为什么"好色"胜过"好德"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好色"是感性的反应,而"好德"是理性的反应。"好色"是一种天生的感性本能,"好德"是经过培训形成的理性习惯。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只要经过足够次数的训练,让"好德"达到"好色"的程度是可能的。
  另外,"好色"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如果我们"好德"和"好学"也能产生愉悦的感觉,自然会像"好色"那样去"好德"和"好学"了。
  当有美女从我们面前走过的时候,我们会自然地眼前一亮,精神一振。人类如果有一天也能变得像爱美女一样爱美德,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美好的世界啊!

1,19,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山就永远不能堆成;譬如在平地上面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只要继续,就一定能堆成山。"
【评析】
  "功亏一篑"是今天依然活在我们语言中的成语,这句话形象地告诉了我们:不管求学或做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希望成功。记得几年前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看图写文章。图的内容是有个人挖井,连续挖了几口井,而且一口比一口更加深,最后挖的一口井再深一点点就可以接触到地下水了。但是这个挖井人停止了挖井离开了,并且宣布:此地无水。
荀子在《劝学篇》中对孔子的这一观点进行了发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许多人的成功,往往都贵在"坚持"二字。

1,20,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原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评论颜渊说:"可惜啊!我只见到他努力前进,从未看到过他停止。
【评析】
  颜渊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可惜英年早逝,因此孔子有如此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孔子所欣赏的治学态度:努力前进,永不停滞。许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为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而急躁不安,其实只要我们持续努力,随着我们的学习延续,我们的所掌握的知识会在不知不觉中稳定增加。所以学习最重要的是不能停止,所谓"不怕慢、只怕站"。 尽管有时候我们的学习进步不是很快,但是日积月累也会形成巨大的成绩。而一旦停止了,就永远没有希望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对于任何一个有所追求的人来说,既然已经开始了某件事,不管是学习也好,是追求某项事业也好,如果中途停止了,都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与其一件事进行了一半就废弃了,不如在开始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免在投入了许多时间精力和资金等之后再半途而废。

1,21,回也非助我者也
【原文】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评析】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仅在《论语》这本书中就可以看到多处孔子对颜回各种优点的表扬,然而孔子却专门写了这句批评颜回的话,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有的注释者认为孔子这样说颜回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得意地赞许他,我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孔子是在批评颜回,是指出在各方面都很好的颜回有一个重大的缺点,那就是缺乏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的勇气,对老师的一切都表示赞同,这其实是个非常大的缺点。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学生如果认真思考,不可能对老师教的东西没有一点疑问、没有一点不同意见,比如孔子的其他学生就能对孔子的观点甚至行为提出各种质疑乃至尖锐的批评。所以,孔子这样说是真心的,因为他知道,如果学生对老师的一切都只是一味地赞赏,那么老师永远无法从中受到启发,也就无法实现教学相长。另外一方面,如果一个学生对老师的一切都点头称是,老师也往往无法确认这个学生是否真得理解了老师所说的东西。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颜回其实也是认真思考的,也对老师的观点有不同看法、也有疑惑、有质疑,但是颜回从来不在老师面前表达出来。这样是不是等于对老师的尊重呢?会不会与"诚"字相抵触呢?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不敢向家长提不同的意见,学生不敢向老师提不同的意见,下级不敢向上级提不同的意见,许多时候责任并不在孩子、学生、下级身上,而在家长、老师、上级身上。这也是我们不得不经常反思的地方。

1,22,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原文】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文】
  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孔子说:"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不到家。
【评析】
  人类之所以能不断进步和发展,关键原因之一是后人善于继承和学习前人的经验,所以认真学习前人的经验教训,甚至为了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对前人进行一定程度的模仿都是十分必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习和模仿前人也算是一条学习的捷径。
  只是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前人的模仿和遵从,更不能盲目地在前人划定的框框里不敢有丝毫逾越,而是应该在批判和继承前人思想的前提下,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创新。所谓"效仿上而只能得中,效仿中而只能得下。"完全效仿古人不能创新其结果只能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不管学什么,一定要在继承的前提下有所创新,才可能真正登堂入室。
  达芬奇画蛋的故事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画蛋,其实就是一种模仿,是模仿他的老师怎样培养绘画的基本技能。但是如果他永远在他老师画定的框框内做画,那么他永远不可能超越他的老师,更不可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画家。

1,23,闻斯行诸?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斗胆想请您解释为什么。"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评析】
  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许多话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说的,这就提醒我们:对于孔子的语言,不能过分教条地去照搬照用,甚至不敢移动半分,那样不但将使儒家思想越来越趋向僵化落伍,而且很可能会违反孔子原来的意思。以这件事为例,如果我们不了解孔子为什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用"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去教导原来就好勇斗狠的人,用"有父兄健在不能听到了就行动"来要求原来就畏惧退缩的人,那不是完全把孔子的意思搞反了吗?
  这句话虽然只是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而说的,但是我觉得同样也可以作为怎样对待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要过分拘泥和强求维护圣人之言的权威性。对于圣人圣言中错误的东西就要坚决否定;落伍的东西就要坚决废弃;正确的东西就要勇敢坚持;符合时代要求的就应该大胆发挥创新。
  商鞅原来是卫国人,姓公孙氏,名鞅,也称卫鞅。公元前359年,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便主动去应聘。在面试时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的变法强国主张获得聘用。然后分别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在秦国两次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取得了好的成效。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的第一强国,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与此相反,1895年的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反对,因为他们顽固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观点。结果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落后了将近一百年。

1,24,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译文】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评析】
  孔子在这里对死读书、不知道灵活运用的书呆子进行了批判,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我们也可以把这看成是对我们今天学校里"高分低能"学生的一种警示。要能将书本中的知识灵活运用,首先要能真正消化吸收书中的知识,然后还要能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否则只是个两脚书厨,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
  现在的外资企业在招聘管理技术人员的时候都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有实际工作经验。尽管大家都知道,如果所有的企业都不给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机会,企业到哪里去招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呢?其实企业之所以会有这么一条规定,关键就是担心遇到那些只会书本知识而实际工作起来不会运用的书呆子,因为书呆子不但不能起作用,弄得不好还会坏事,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说赵括的纸上谈兵和马谡的失街亭。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兵法理论学得非常好,谈起来头头是道。赵奢死后,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与秦军对阵时,根据双方的力量对比决定坚守不出。秦军无奈,于是施展诡计,故意放出风说,秦军不怕廉颇,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出任赵将。愚蠢的赵王信以为真,竟然真得让赵括取代廉颇为赵将。
  蔺相如和赵括的母亲都先后劝谏赵王不要任用,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知道军事上的实际应变,劝赵王不要更换廉颇,但赵王就是不听。结果赵军被秦将白起设计打败,不但赵括本人被打死,还害得几十万赵军投降后被秦军活埋。

1,25,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原文】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评析】
  "正人先正己"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不管是作为家长或老师来说,如果自己都不能以身作则做出好榜样,又怎么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子女或学生呢?作为一个政府官员或企业管理者,自己不能廉洁奉公,又怎么可能成功管理部下呢?
  但是以为只要自己做得正,从政就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个观点在今天已经非常落伍。以今天的观点来看,一个从政者能够做到"己正"只是具备了从政的基本素质,还必须有充分的专业知识和聪明才智才可以胜任从政的工作。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上面有一个镜头,王启明躺在沙发上、将双脚翘在茶几上教训她的女儿宁宁,结果十六岁的宁宁也像王启明一样往沙发上一躺,双脚翘在沙发上与父亲对话。王启明训斥宁宁不应该如此与父亲说话,应该坐好。但是宁宁反问到:那你怎么不坐好了和我说话呢?
我想王启明虽然也算是一个北京出去的艺术家,但是如果他学习过《论语》中的这段正人先正己的话,绝对不会用那样的方式教育女儿,他的女儿也不会那样不服父亲的管教。

1,26,既富矣,又何加焉?
【原文】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多了之后,该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再做什么呢?"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评析】
  孔子提出了"先富后教"的思想,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遗憾的是孔子没有能具体提出怎样来让老百姓致富。当然关于应该"先教后富"还是应该"先富后教",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来苛求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个人觉得,比较可行的应该是"先教后富",而不能指望"先富后教"。中国之所以"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关键是政府也一直指望"先富后教"。遗憾的是教育没有普及,人的素质没有提高,要想在短期内达到全民致富是不可能的。从日本等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只有国家优先加大对教育的投资,真正让所有贫困地区的农民都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提高了全体国民的教育水准,才可望通过他们来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1,27,欲速则不达
【原文】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
  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评析】
  "欲速则不达"的观点是对的,干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但是对于从政者来说尤其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盲目地强求速成的"政绩"。作为从政者,应该明白什么是小利什么是大事。能够把官员个人的荣辱当成小利,把老百姓的事当成大事的才是好官;相反,那就是坏官。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多化点功夫去把刀磨快,才能砍出更多的柴。许多人学习外语往往缺乏耐心,不愿意去循序渐进地苦练基本功,不去背记单词,也不去理解分析语法,一心只希望获得"快速掌握外语"的秘诀。于是一些奸商便利用了人们的这一投机心理,制造了许多"快速掌握外语"的秘诀。其实这些秘诀唯一能起作用的只是能为那些奸商赚钱,并不能有效帮助人们快速掌握外语。
  又比如,不管是孩子或学生,还是家长或父母,总希望他们的学习能很快进步、成绩能迅速提高,然而这是不现实的。所有的学习都必须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尤其是在上到高年级的时候发现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把以前学过的低年级的教材也重新学习一遍,才可能真正提高高年级的成绩。
  宋国有个人,见别人家的庄稼长得很好,总觉得自己家的庄稼长得太慢,很是着急。有一天他忽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是便将自己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全部拔高了一些。看着自己家的庄稼一下子比别人家的庄稼长高了,感到非常高兴。回到家里他得意地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个人让地里所有的庄稼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听完他的详细介绍,立刻跑到地里去看,结果发现他们家的禾苗全都枯死了。这个拔苗助长的故事也充分地说明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1,28,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译文】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评析】
  孔子的这一赞赏父子之间互相包庇错误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其影响也是极端恶劣的。因为既然父子之间可以相互包庇,那么君臣之间也应该可以相互包庇,官员之间可以相互包庇,如此,则正义何在?仁义何在?所以这一错误观点是要彻底批判、坚决摒弃的。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们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直线上升,袒护孩子、包庇孩子缺点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这是非常危险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韩非就严厉驳斥批判过孔子的这一观点,他认为这完全是以"私孝,私爱"危害社会公德、危害对国家的忠诚。他说,张三被派去为国家打仗,每次他都在没有到达战场之前就逃回家。后来终于被官府抓去问罪,问张三为什么每次都逃回家,他不说是自己怕死,而说是为了孝顺母亲,说如果他死在战场就不能孝顺母亲了。官府一听,不但不治张三的罪,还奖励他一匹布,称赞张三是孝子。李四是个正直的人,他看到父亲偷窃国家的军粮就去官府举报。官府不但不奖励李四,还勃然大怒,谴责李四不孝,说儿子怎么能举报父亲?于是把李四打入大牢。韩非接着分析说,官府如此奖励私孝,而置国家公利于不顾,长此以往,国民都会只考虑私孝而不顾国家利益。国法没有了尊严,必然会引起内乱,国家没有人来保卫,也必然会被外国灭亡。由此可见,如此不顾公义的私孝对国家的危害有多大。

1,29,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原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 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这句话说得真好啊!""人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耻辱。"孔子说:"这句话是说,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去占卦了。"
【评析】
  对于"做人要有恒心"的观点,我是赞同的,但是对于"人不能长久地保证自己的德行就可能遭受耻辱"的观点,我有不同看法。一个人只要问心无愧,按照自己对仁德的理解去生活就可以了,何必在意别人怎么议论?一个人只要问心无愧,又怎么可能会因为仁德问题遭受耻辱?即便退一万步说,假设一个人原来行为很符合仁德的要求,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有了不符合仁德要求的行为,这样的人就会遭受耻辱吗?我看也不见得,最起码他们也要比那些从来不按照仁德的要求行事的人可爱得多。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因为他后来的行为而否认其前面的行为。所以,对于任何有心向善的人,我们都应该给予鼓励,而不应该用这样的话去恐吓他们。
  一个能坚持仁德始终如一的人是值得我们景仰的,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我们能够保持仁德的时候尽量保持仁德,总会比那些始终远离仁德的人们要好很多。

1,30,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原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评析】
古人对学习的目的究竟怎样,我们不得而知,因此孔子这番评价古人的话是否正确我们也就无从判定。孔子时代的人们学习究竟是为了给人看?还是为了做官?还是为了提高自己?我们亦不得而知。根据合理的推想,如果说各种学习目的的人都有,应该不会错太远吧。
  以我们今天的情形来看,我想为了生存而学习的人可能还是会占多数吧。尤其是在我们完全排除了生存的顾虑之前、在我们还没有实现小康生活理想之前,为了生存而学习的人可能依然会占绝大多数。
  当然,学习的种类有许多种,在为了生存而学习的同时,也并不排除我们可以同时进行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更多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与为了生存的学习是并不矛盾的。至于为了给别人看的学习,或者说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学习,在我们这个日渐开放和宽容的时代,也应该有其合理的一席之地。个人觉得,只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至于什么目的,往往是并不重要的。

1,31,多学而识之
【原文】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才成为有识之人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抓住一个根本思想贯彻始终。"
【评析】
  这段对话表达了孔子关于学习中的"广"和"专"的观点,孔子在这里似乎过分强调了学习的"专"而忽视了学习应该有的"广"。个人觉得,只靠"一以贯之"而没有广泛的学习也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有识之士的。如果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或许更能真正成为一个有识之士,即首先确定一个大的研究方向,然后接触、学习和研究尽可能广泛的相关知识,然后持之以恒,或许能够有所成就,仅仅做到"一以贯之"我想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的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如果仅仅局限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的"一以贯之",恐怕是很难在短期内见成效的,但是如果我们能打破这个局限,不管是原来属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东西还是原来属于资本主义理论的东西,只要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符合国家民族的利益,我们都加以广泛地学习利用和引进,我想,那一定会能大大加快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

1,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原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评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它揭示的是一个普通的道理。孔子由此引发出为了追求仁,也应该与有仁爱的人交朋友,从积极的方面来说,是"团结一切正义的力量"来追求仁。但是从消极的方面来看,这样的观点也有缺陷,因为这必然会导致从政者为了实行仁德而搞小圈子,我觉得是非常不可取的。
  所谓仁德,应该是每个人非常自我的事情,何须通过搞小圈子的方法来进行?更何况,所谓"贤者",往往是非常难以精确判定的,也许今天这个人还被公认为"贤者",第二天突然他的恶行或丑闻爆发,立刻就不贤了。所以个人觉得,从政还是以不搞小圈子为好,在业余时间也应该尽量避嫌少来往为好。

1,33,如之何,如之何?
【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
  孔子说:"从来遇事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才好。"
【评析】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必须自己独立面对的问题,所以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去思考怎么办,是值得提倡的积极人生态度。如果从来不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办,而坐等别人来帮助,是消极无能的表现,应该尽量避免。有报道说,许多大学生到学校报到都还无法独立进行,需要父母送到学校,实在有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的味道。这实在不是爱护孩子,而是害孩子啊。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不仅是家长的责任,也应该是老师的责任,培养部下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该是各级管理阶层的基本责任之一。我们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气中有一种非常不良的"务空不务实"的弊病,不管是中央文件还是各地方政府的文件等,都会说一些没有"怎么办"的大话空话。开会布置起工作来,都会出现一系列的"要XXX,不要XXX"之类的文字,比如,"要搞好计划生育,要抓好安全生产,不要拖欠民工的工资,不要违章办事"等,但是却并没有具体的怎样才能实现"要"和"不要"的目标。结果只能是空话连篇,效果全无。
  在外资企业里面,通常把这样定计划,写报告的人们称之为"理论家",一旦发现了这样只会说"要提高产品质量,不能出生产事故"但却提不出具体怎么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怎样才能防止出生产事故的"理论家",往往会及时加以辞退。

1,3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评析】
  "忠恕之道"确实是一个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非常有价值的原则,只是个人觉得,人活着,最重要的并不只是怎样协调与别人的关系,还应该有更加有价值的事可做。所以将"忠恕之道"提高到如此高的位置,个人觉得是并不很恰当的。另外好的东西都应该终身奉行,怎么会只有一个字这样少呢?
  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这个原则的关键,是让我们遇到事情能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对方的感受。要能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我们自己必须有足够宽阔的胸襟,还要有足够的爱心以及对别人的尊重之心,更加重要的是能以平等之心对待一切的人。对于那些社会地位比我们高的人,我们往往比较容易做到这一点,而对于那些社会地位比我们低许多的人,我们则往往比较难做到这一点。
  从另外一种角度来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总是利他的,有时候也利己,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能减少很多无谓的矛盾和不愉快。所以许多时候宽容别人往往也同时就是宽容自己,给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1,35,有教无类
【原文】
  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评析】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和实践,对推动中国的教育、让教育从贵族走向平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两千五百多年来"有教无类"的理想并没有能在中国真正实现,直到今天,经济这个无形的大手,还将无数穷人挡在了教育的大门之外。所以在真正解决"三农"等问题之前,"有教无类"的理想,距离我们还很远。
  想到那些因为贫穷而无法获得学习机会的人们,我们能有条件坐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们,应该更加懂得珍惜才是。

1,36,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评析】
  孔子将学习分为这么多的等级,其实完全是多余的。个人觉得,对于学习来说,只需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习的人,一种是不学习的人。对于不学习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学习条件而不愿意学习的人,这样的人是自甘堕落,不值得同情;另一类是无条件而不学习的人,这样的人值得同情。孔子将所有不学习和想学习没有条件学习的人都判定为下等人是错误的。
  政府应该鼓励学习,鼓励全民学习,鼓励终身学习,但政府更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所有的人都不要因为贫困而失去学习的机会。
  孔子从来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但却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这是非常有趣的。现代科学证明有遗传这回事,但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发现有"生而知之"的人。如果将来科学发达了,能将记忆芯片植入大脑,也许能实现人类"生而知之"的梦想。

1,3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原文】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评析】
  "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这是可取的,见贤思齐,能让人积极向上,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这种不同流合污的明辨是非的态度是好的,但只做到这一点好像有点消极,仅仅明哲保身还是不够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坚决制止才对。
  "隐居以求其志","隐居"是中国文人喜欢和赞赏的一种生活态度,只是个人觉得所谓的"隐居"只不过是一种沽名钓誉的虚伪行为,真正的"隐居"根本就无人知道,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求不求其志?充其量也只是消极躲避而已,毫无价值。中国历史上越是有名的隐士往往也就是最会"做秀"的骗子。"行义以达其道"是值得赞赏的,比如孔子自己,在晚年开学授徒,将自己的理论传授开来,确实是一种值得赞赏的"行义以达其道"的行为。
  作为一种个人修养的标准,能经常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来勉励自己,能不断完善自己,并及时纠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是值得相仿的一种自我修养方式。

1,3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评析】
  孔子这一判定,即使在今天也依然能够经受得住科学的验证。不同的环境和文化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即使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婴儿,如果出生后被丢进了狼群,并被狼抚养大,那么也会成为"狼孩"而丧失人性,甚至连吃饭的方式也会变得与狼一样。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更加应该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不管我们是生活在繁华的都市,还是生活在穷乡僻壤,学习会改变我们的气质,并改变我们的命运。也不管我们是出生于富家豪门还是贫寒之屋,我们的本性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出生在富豪权贵之家的孩子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那只是你的幸运,你本人与其他普通人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出生在贫寒之家的孩子没有什么可自卑的,那只是你的不幸运,你本人与其他普通人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一个人的出生只是对其人生起点起作用,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塑造。出生富贵之家的孩子如果不努力,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废人家庭的败家子。出生贫寒之家的孩子如果努力,可能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家庭的中兴之人。

1,39,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原文】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评析】
孔子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其一,所谓"上知"和"下愚"是相对的,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其二,处于相对"下愚"的人只要能坚持学习,也可能改变相对"下愚"的位置。孔子说这两者是不可改变的,等于完全否定了学习的效果。作为一个对学习如此热心的孔子居然有这样错误的观点,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缺陷和遗憾。
  我想孔子之所以会得出如此不符合教育原理的结论,并不是他真得不知道这句话的错误,而完全是为他的政治理念服务的,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和不可改变。这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的。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也会出现所谓学习成绩好的和不好的学生,这是很正常的,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学习成绩都会有差别。但是有一点要牢记:就是差生和优等生的区分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不可移的,只要我们去努力,再差的学生也可能成为优等生。

1,40,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评析】
  孔子说的这六种品德都属于人的各种美德,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错,但是孔子觉得有了这六种美德如果不学习,反而会产生六种弊病,我觉得这话不是很有道理。如果孔子的这话是对的,那岂不是说:只因为不学习,有了这六种美德的人反而比没有这六种美德的人还要糟糕?这能说得通吗?个人觉得,既有这六种美德又爱好学习,当然是最好的;有这六种美德而不爱好学习比爱好学习要差一些,但是比不具备这六种美德的人还是要好一些。不知道你对这个问题怎样看?

1,4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评析】
  学习在于积累,学习在于坚持,不管学什么,都需要长期的坚持,每天补充新的知识,不断复习或练习或运用旧的知识,才可能到达预期的学习目标。 换句话说,要做到好学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坚持每天学一点就行了。
  有个大学生发明了一个学习英语的好办法,每天背一页英语字典上的单词,背下来了之后就把这一页字典撕下来仍掉,因为他相信等到字典撕完了,就能掌握字典上所有的单词。这个办法听起来不错,但是却被证明是不可行的。因为你也许可以每天坚持背一页英语单词,但是你不可能保留这一天记住的单词,几天之后你就会遗忘。所以只做到"日知其所亡",做不到"月无忘其所能",是没有用的,等于是猴子捡玉米,捡了后面的丢了前面的。

1,4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
  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可以去学习,学习得好可以去做官。"
【评析】
  做官之后还能想到学习,这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代已经是难能可贵的见解了,但是"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则局限了中国人对学习的全面认识。 中国自从产生了儒家思想之后,读书人的主要目的就被局限在做官这一条道上了,除了做官之外,其他的都不被读书人看成是正途,这也可以算是儒家思想最大的弊病之一。其实学习好了不但可以做官,其他三百六十五行都可以做,不管哪一行都需要好好学习。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读书人的前途被局限在做官的狭小范围内,所以没有办法。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读书人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范围已经无限放大,几乎可以在一切领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我们今天的读书人,应该跳出"学而优则仕"这个狭小的圈子,将我们的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在今天,学习除了可以为官、经商、种田、搞科研、做学问等,还可以作为一种娱乐。老年人大学的开办可能就是为了满足这种学习的新需求吧?

1,43,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原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译文】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
【评析】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自学成才,并没有专门固定的老师。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孔子的学问来自于他对散落在民间的各种有关周朝知识的学习和他对当时现实的观察、以及自己的思考。所以我们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自学成才者,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我们现在的一些家长和学生,往往把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归结为没有好的老师或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千方百计为学生求名师名校,其实这些往往是误入歧途的做法。事实上只要我们略微观察一下就会明白,每年高考成绩好的学生中,都有许多是来自学习环境相对差的城市和地区,而那些身在学习环境绝对好的首都或大中城市的学生,并不都能取得好成绩。
  如果我们再观察仔细一些更会发现,许多有成就的人,往往并没有进入过好的高等院校,而许多真正知名的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却往往碌碌无为平庸一生。曾经流传一时的"北大才子卖猪肉"的新闻,固然有用人机制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位才子本身就没有问题吗?这样的才子真的配称之为"才子"吗?我想这些是值得我们好好反思的。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许多关于老师的论述,其中最著名的是韩愈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于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半部论语学做人第二章 《孝顺》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