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华严经要义

华严经

华严经要义 第一章《华严经》宗趣

惟贤法师  

正论

第一章 《华严经》宗趣

关于本经之宗趣,我是根据华严宗四祖澄观大师(又叫清凉国师)著的《华严疏钞》来讲的。澄观大师是华严宗的第四代祖师,大师崇拜文殊菩萨,常朝拜五台山,他对《华严经》研究很深。

曾经有这么一段故事,当《华严经》翻译回来以后,华严宗三祖法藏大师宣讲过,后来澄观大师发心写疏钞,在没有写之前,他就拜佛,拜华严三圣,在拜的时候他就祈愿,希望能够合乎佛心,把这部书顺利完成,求佛加持。当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中见到诸佛菩萨充满虚空,一片光明,他就在光明中礼拜诸佛菩萨,同时捧起那片光吞下去,第二天他的境界就不同,深入悟境,智慧很高,写起来文笔流利,疏钞得以圆满完成。一般研究《华严经》必须要读澄观大师的疏钞。

华严宗二祖智俨大师建立法界观,解释十玄门,澄观大师又建立了十玄门,出入不大,但秩序有点不同,所以智俨大师的叫老十玄门,澄观大师的叫新十玄门,内容都差不多,我现在就是根据澄观大师的《华严经疏钞》来进行讲解。

《华严经》总共八十卷,加上般若三藏译的《普贤行愿品》,共八十一卷,三十九品,文义浩瀚,现在这个法会开讲,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星期,若照全文讲没有办法讲完,所以只有按照提纲来讲,能够顺利地讲完就好,这是我的愿望。

第一节 宗趣

澄观大师所撰《华严经疏钞》里的宗趣讲:“本经宗趣,以明法界缘起,理事因果,不思议为宗;以真俗圆融,悲智兼修,契入一真法界为趣”。

什么叫法界

什么叫法界?法界的“界”,一种从性来讲,就是体性、理性;一种从差别事物来讲,就代表各种事相。理性代表真心之体,就是一真法界,如来法身;差别事物,就代表因缘生法。理与事是不能分开的,事是由理来成就的,理因事显,事由理成,所以理中有事,事中有理,这是圆融无碍的。佛教把这个没有分开,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心物不二;不像一般的哲学讲心,就是主观的心、第六意识的心,讲物,就是自然界的物、物质的物;把心物分开,就有偏见,就难免有矛盾,就有差别。佛法讲心物综合,理事圆融,理代表一真法界、如来真心,他的功德就是广大、真实、平等、清净。

第一广大,就是不狭隘,佛心广大如虚空。

第二真实,就是不虚假,没有半点虚假,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为诸法真实相。

第三平等,没有差别,一切法平等平等,心性平等平等,因此没有矛盾。

第四清净,清净就不染污,世间上的事情,随五浊恶世,难免染污。要符合心体就是清净的、纯洁的。所以说到理方面代表佛的心体;说到事方面就是因、缘、果,因缘生法的一切差别事相,这些事相在唯识学来讲是法相,包括色法、心法、善法、恶法、染法、净法,以及森罗万象。这些法在众生境界来讲,差别重重,矛盾重重,斗争重重,烦恼重重,不要说做菩萨,连人都做不好!

必须以真心融通,做好人,特别是做好菩萨,像佛心一样,存广大心、真实心、平等心、清净心,以这种真心融通世间一切现象:自然现象、人生现象、宇宙现象,就达到消灭差别、平等圆融、和谐无障碍。这种“观”就是菩萨的宇宙观,有这个观,再结合行,什么行呢,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其中包括六度万行,就可以救苦救难。

普贤菩萨有四无尽,即虚空有尽,众生有尽,众生业有尽,众生烦恼有尽,我的愿才有尽;但是虚空无尽,众生无尽,众生业无尽,众生烦恼无尽,我的愿就无尽!而且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了不起啊!这种愿望,一念接一念,刹那刹那的,都没有间断。在行动上身业、语业、意业都不感到疲厌。

结合学习普贤菩萨的这种愿行,就是整个法界观从理论到实践的内容。所以说,法界观是什么?就是菩萨圆融的、和谐的宇宙观。能够有此宇宙观,就可以达成菩萨愿望,并根据愿行,与一真法界相合,得到庄严佛果。

什么叫做相

什么叫做相呢?唯识学解释的法相,有三种:第一相貌,第二义相,第三体相。

第一,相貌。相貌是什么?第六意识和前五识,同时显示的色尘,显色、形色、表色,是可以看得到的,叫相貌。

第二,义相。就是第六意识根据印象了解的相,进行思维、分析、判断,引起的影相;同时第七末那识,缘根本识所生的我相,都包括在里面。

第三,体相。就是一种最单纯实体之感觉,一般称为直觉。完全用于前五识,非第六意识。

所以法相唯识,对相分析得很微细,比如说这个色,除五根、五尘外还有无表色、法处所摄色,其中又分五种: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定自在所生色、遍计所生色,都是一般人眼看不到的。有些科学仪器可以验出来,如声波、光波、电波,但有些验不出来,如由定力所产生的色,由受戒产生的色,由我执产生的色,就验不出来。所以佛教讲的色,范围很宽。《心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体现妙有真空,而这个色范围非常广,说明佛教教义精深博大。

第二节 一佛三菩萨

你要认识《华严经》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华严经》的宗趣,必须要认识一佛三菩萨,一佛是指毗卢遮那佛,三菩萨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一般讲是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遮那佛,实际是报身卢舍那佛,左边文殊,右边普贤。这里还提到弥勒,因为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以后见弥勒菩萨,登弥勒楼阁,圆成佛果,弥勒菩萨起了关键作用,所以要提到弥勒菩萨。

毗卢遮那佛

毗卢遮那佛翻译过来就是光明遍照,这种光明遍照尘沙世界,在经文中佛陀没说法而是放光,以放光而说法,不说而说。智慧光明,是如来的法身,以法身为体。

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翻译过来叫妙吉祥,以妙智为用,妙智就是普光明智,这种智慧就是根本智、空性智,发出来的就是差别智,只有这个智慧才能够了解、观照如来的心体,了解以后才能真正起信仰,建立正信,所以佛教的信不是一般讲的什么迷信、邪信,而是智慧之信。

本经六位修行阶梯,第一位就是十信,这是由文殊菩萨的大智建立起来的,在建立正信发菩提心后,接着就要靠普贤万行引导,以普贤行磨炼其心,增进功德。普贤是等觉菩萨,等觉仅次于妙觉。

普贤菩萨

什么叫普贤呢?德无不周为普,至善调顺为贤。他的德普于三界九有,他的善是至善调顺,能够调伏一切众生的烦恼心,解决众生一切痛苦,顺成善法,所以叫普贤。

在文殊的大智之后,结合实际行动,必须要有普贤之行,包括普贤十大愿、普贤二千行。在行中,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救苦救难,到了功行圆满,就能契入一真法界,圆证佛果,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见弥勒,登弥勒楼阁。《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以后,就到了弥勒楼阁,见到弥勒。弥勒菩萨是印度语,在中国叫慈氏菩萨,是因为他世世生生修慈心定。

弥勒菩萨

文殊、弥勒、普贤都是佛的大弟子,弥勒住在兜率陀天内院。兜率陀天内院不像外院,外院是天人境界,内院是菩萨境界,在若干万年之后,他下生在人间,那就是一个人间乐园,也就是人间佛教所讲的人间净土,过去形容什么花果满园、五谷满仓、牛羊遍野,都远远不及这个境界。所以弥勒菩萨,叫做一生补处,只得一生就登入佛果,若干万年之后生在人间,也就是龙华三会,在龙华树下说法,广度众生。

现在一般寺庙里供奉的弥勒菩萨,那是中国五代时候的化身,叫布袋和尚,大肚子,经常笑嘻嘻的,提着一个布袋募缘。别人骂他、讽刺他,他都不管;打他,他就跑得远远的,心胸广大,面带笑容,代表欢喜吉祥。善财童子在第五十一参参拜弥勒菩萨,进入楼阁以后见到殊胜境界,契入法界。然后,弥勒菩萨就叫他回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又叫他回见普贤菩萨,来圆成这部《华严经》一真法界的内容,圆因圆果。

《华严经》的精髓

发心是很重要的,你能够发心而且坚定下去,必然完成正觉,打个譬喻来讲,由上海坐飞机到北京,飞机票买了,登上飞机了,必然要到北京,因果相应嘛。所以善财见文殊菩萨就表示,佛果与最初的信心是相应的,有信心,走上菩提道,必然会完成佛果。文殊菩萨又叫善财童子见普贤,是什么道理呢?必须要结合实际行动,修六度万行,在实际行动中逐步升华,才能证入一真法界,完成佛果。

《华严经》的要义,讲体用因果,以毗卢法身为体,以文殊菩萨妙智为用,因智起行,普贤菩萨妙行为因,行竟则一生补处弥勒菩萨为果。《华严经》的内容,整个体系以一佛三菩萨就可以说明,这就是《华严经》的精髓,不单有理论,而且要结合行。信解行证是相应的,教理行果也是相应的。

佛法在行方面讲信解行证,在理论方面讲教理行果,这是不能分开的。《华严经》八十一卷,不出信解行证,不出教理行果,都是有系统的,研究它必须从这方面着手。应慈老和尚讲的“教宗华严,行在禅那”,而且提出“出世而入世的菩萨行”,都是要注重行动,不注重行动,光口说没有意义。

一念不生全体现

所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大家要好好体会这句话。学佛不要丧失信心,禅宗讲的“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能把那个狂妄心停止下来,你当前就可以证入菩提境界,大地山河,无非菩提境界,有首偈云:

一念不生全体现,

六根忽动被云遮。

这里的“一念”指什么呢?妄念。当妄念没生起来的时候,万里无云万里天,虚空广大,法界无边。如何一念不生?那就好好持戒、修定。在唯识来讲,要断除遍计执、我执、法执,在《金刚经》来讲,要消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非法相。这个妄念是要去掉的,不生这个妄念,就会“全体现”,什么全体现?一真法界的“全体”就现了,像太阳当空,慧日朗照,所以《华严经》有首偈:

若人欲识佛境界,

当净其意如虚空,

远离妄想及诸取,

令心所向皆无碍。

这就是“一念不生全体现”,佛的境界!假如你眼耳鼻舌身意动了,随境所转,自己作了环境的奴隶,做不了主,天空就出现乌云,太阳光就不能显现,就受到无明我执障蔽,不能明见心性。所以学佛在念头,念头很要紧,这个念头在眼前来说是一念,时间很短,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很微细!一念中就有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现在未来其中又分过去现在未来,这样一推下去,前前无始,后后无终,时间很长。

《华严经》里面讲,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一念之间通于过去和未来。我们要保持正念,一般凡夫就是一念之差,起恶因了,就造业,有因必然有果,那就是未来不好,所以一念之间很重要。我特别强调:要守根护意,若六道大门守不好,强盗要进来偷,偷你的法身慧命。守根护意,不管禅宗、净土宗,还是其他宗派,都是行持的基本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解脱。

相关阅读:

华严经要义 第二章 经题略释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