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孔子问礼于老子 《论语》十则教案 论语教案 论语 传统文化

论语孔子原版 论语中英法文对照版 论语朱熹版 论语拼音版 

论语注解版 论语别裁版 论语分类版 Analects 论语搞笑版 更多

《论语》与企业内训


原标题:《论语》智慧与稻花香管理之八

■文/蔡宏柱

  以《论语》学习之训,构建组织最大生产力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学习是最大的生产力,一个人因善于学习而进步,一个企业因懂得学习而壮大。懂得学习的组织,总是把眼光放在未来,所以总能领先对手一步,成为竞争赢家。
  
  学习力就是生产力
  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笔记】孔子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林肯所受的正规教育,加起来不过12个月左右。直到1847年他当选国会议员填写履历表时,在“你的教育程度如何”一栏,他诚实地写下“不全”两字。林肯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时曾说:我的文化程度不高,不过我尚能读书认字,会些算术,在如此贫瘠的知识基础上,能够获得目前这点小小成果,完全是在基于需要的情况下,时时自修取得的知识。
  一个人如此,一个组织同样如此。企业获得卓越成长力的唯一途径是使企业真正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持续成长的本质在于学习。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当今世界千变万化。企业已经不可能像传统那样只靠管理者一人运筹帷幄来指挥全局。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那些能够设法使每个成员全心投人工作、并懂得如何持续学习的组织。”
  纵观全球优秀企业,无一不重视员工的能力培养和未来发展。世界著名企业的发展活力,无一不来源于“学习”二字。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有80%的企业是按照“学习型团队”模式进行内训改造的,通过创办“学习型企业”,使企业获得了勃勃生机。我国的企业象华为、海尔等无不是“学习型组织”的典范。资料显示,全世界排名前10位的企业,100%是学习型企业。
  企业管理者不仅应该是善于学习的榜样,而且还教会员工如何学习,使每个人都是学习的高手,将团队打造成学习型组织。
  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带领团队持续学习。稻花香团队的管理者是同时作为教练、启蒙者以及问题解决者来为团队增加价值的,会因团队任务的成败而接受奖励或承担责任。
  俗话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在稻花香,对于我们管理者来说,知识素养更为重要,因为在实施领导行为的过程中,知识素养决定着领导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又决定着行为方式。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领导管理者才能具备和提高自己观察分析、判断决策、组织交往等诸多方面的能力。所以说,知识素养也是我们领导管理者的成功基础。
  在稻花香董事会的领导和推动下,稻花香的管理层变成了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创新、富有成效的卓越团队。团队的成员们善于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善于思考和倾听周围人们的意见,信赖别人的同时也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能够承担最终责任。稻花香的成功,源于强有力的学习型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竞争力。可以说,稻花香的成功,是学习型组织的成功。
  稻花香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保持业界的竞争优势,稻花香建立稻花香商学院,每年有近千名管理人员在这里定期内训研修,媒体称其为“中国企业的哈佛”。在那里,没有职位高低的等级观念,没有职务和工作束缚,任何人都可以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可以不受拘束地自由讨论,听取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因为注重了“学习”,往往能让稻花香的管理者们用科学的原理从更深层次分析问题,制订战略。往往能带着企业走得更快,走得更远。这一差别在企业管理方式上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和许多民企重关系、轻学问的做法形成了一个极为鲜明的对比。能够把这种学习的态度放到对待管理的进步,放到如何发展企业的高度,绝非随便偶然为之或一时之举。应该说它体现的是稻花香的一种通过学习“彻底”上进的观念。
  学习力就是生产力,企业要想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强化内功,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唯一的途径就是组织学习。让员工持续学习,才能具有更大的生产能力,企业内训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组织员工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对企业而言,只是小额投人,而这种投入带来的回报是惊人的,并且是持续的。
  【启示】优秀的企业用学习打败对手
  
  成长的本质在于学习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
  孔子说:“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这就叫抛弃他们。”
  【笔记】孔子认为,用没有经过教育、训练的人民去作战,这叫做抛弃他们。在企业管理中,何尝不是如此?
  商场如战场,一个企业要提升竞争力,就要关心员工的培训学习,否则,在员工被企业“弃之”的同时,企业也会被市场抛弃?
  壳牌石油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1970年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家大企业”排行榜的公司,有1/3以上已经销声匿迹。总结其主要原因,就是组织的智障妨碍了员工的学习及成长。企业最终被一张无形的“网”套住,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被吞没掉。从调查中发现,在迄今70多年中,美国企业能上百强榜经营状况好的只有寥寥3家。这说明,一个经久不衰的企业的成功法宝不是先做大再做强,而是先做强,再做大。要想做强,需要企业注重员工的不断学习与成长,员工的成长就是企业的进步。
  组织培训是企业内训培养员工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培训的目的不是走形式,最终目的是使员工获得进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
  稻花香首先从思想和行为上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之间的高度认同,引导员工理解、欣赏和接受高雅的生活习惯与文化活动,使他们从身心上自己解放自己。通过稻花香的核心价值观 “永不言败,永不言退”统一激发员工主动提升人生价值的责任意识,形成积极、团结、和谐、稳定的发展整体,为稻花香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奠定人员基础。实际上,在稻花香的管理中,无论是对于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还是对于管理层进行拔高训练,都是为了打造整个团队的坚实地基。所以,稻花香培训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在组成地基的一砖一瓦上,即落实到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身上,因此,团队成员的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创新思维等才是稻花香企业最终追求的效果。只有将企业中所有的智慧集中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发展战略,从而引导企业走向辉煌。
  稻花香集团人力资源部制定有“职业阶梯”文件,其中详细列出了员工从进入公司开始,一级级向上发展的所有可选择的职务以及不同职务需具备的能力和经验,使员工在来到企业之初便对日后职业发展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每个部门主管除了本职工作外,还兼职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为公司寻找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领导对下属的工作是“引导”,而不是“控制”。稻花香还倡导“鼓励冒险”的文化,对于失败,只要勇于承认,换一个方向继续做,也不会遭到什么非议。
  稻花香除了对员工的上岗培训,还根据现实财力、物力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管理培训。前期以引导为主,领导者带头进行学习,有效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考的意识,同时在组织内部建立完善的“自主学习机制”,提倡和鼓励员工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互动学习,使得在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中后期阶段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风气,形成个人学习、部门学习、公司上下全体学习的整体学习氛围,并使之成为习惯而得以延续。
  最后,稻花香还提倡“无边界行为”学习。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学习必不可少,通过了解和熟识各个部门的职能和运转情况,有利于有直接关系的部门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处理方案。
  毛泽东主席曾说他自己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同样道理,稻花香也注重在行动中学习的能力。人也只有在经营中才能学会经营,只有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才能学得更好、更实用,也才能做得更好。
  稻花香将“五星级服务”引入日常管理制度,在集团普遍、深入、持久地推行,根本目的也就是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主动落实的精神和作风,强化完美执行。
  我们要求广大员工要坚持以服务工作、服务基层、服务员工、服务客户“四服务”为根本,以领导满意、基层满意、员工满意、客户满意“四满意”为目标,通过工作作风整顿,教育和引导全体员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达到“不让事情在我手里延误、不让文件在我手里积压、不让工作在我手里中断、不让差错在我手里发生、不让办事人员在我手里受气、不让机关形象在我这里受影响”的“六不让”要求,营造“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对基层、员工、客户服务意识,做到认识更加提高、效能更加提升、作风更加严谨、纪律更加严明、工作更加扎实、执行更加到位,确保企业长治久安,顺利发展。——这也是员工在行动中学习提高能力的具体体现。
  企业内训要“引导”员工不断向前发展,培训还是企业向员工传递企业文化的载体和过程。培训不仅加强员工的技能成长,还增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如同稻花香向员工展现的“引导成长”的企业文化一样,企业员工培训的终极追求一定是促进员工进步。
  稻花香依靠有力的培训方式,在短时间内使众多员工迅速成长起来,担负起大部分地区或子公司负责人的要职,成为集团经营管理的中坚力量。而且,稻花香一再强调的是“走在前面”的培训模式。每位新上岗的员工都会接受“角色转化”课程的专项培训,因材施教,让新员工尽快适应从员工到经理人的过渡,使其全面提高各项素质。在注重培训的重要性的同时,更了解员工的差异性,在不同的职位角色中给予最适合的培训,突出和强化培训方式的有效性、适用性,从而使培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优秀企业,无一不重视员工的能力培养和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应当立足现有资源,通过教育与培训提升员工的素质能力,让员工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一个互动的学习型的稻花香就意味着比竞争者更快的学习能力,更快地把学问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迁移能力,这才是稻花香赢得未来竞争的最终优势。
  【启示】提升员工的能力,就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学习进取中化解危机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笔记】孔子的言下之意是,学习在于通过学习者的“自我转化”达到“世界的转化”,在于改革世界。
  学习是促进变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企业发展中,通过学习能够使企业从落后变为领先,从被动变为主动。2008年底,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在这场危机中,有的企业倒下,有的企业依然高挺,稻花香就是那年逆势高挺的企业。企业之间之所以有差异,是在于对学习的认知和实践存在差异。
  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如果领导的决策能有60%的人不折不扣地执行了,那就是成功;能有80%的去执行了,那就是卓越;稻花香则追求的是100%地完美执行,这就是差异。差异源于自我加压,源于主动与被动,源于“把决策变成执行,把纪律变成习惯”的持续学习精神。
  我们之于“主动”的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强烈的“首创”意识,充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而有建树;第二,对职责任务按时按质完成,既不打折扣,也不搞“上下一般粗”; 第三,积极对你所有销售、生产的产品及服务、包括对你的家人负责,一接到反响,必须马上做出正确反应和妥善处理。
  我们认为,任何危机意识都来自对现实成就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心,以及对新知识、新成就的渴望。一个丝毫没有进取心的企业,必然被淹没在快速向前发展的滚滚浪潮中。稻花香为什么能在短短30多年内成长中国企业500强,其根本原因是拥有一颗永不满足的进取心而不断学习,由此生发出生生不息的前进动力。
  特别是2003年5月,在“非典”肆虐,人心惶惶时,而我们认为,没有绝对失控的企业危机,只有不合适的危机处理方法。如果处理得当,危机完全可以演变为“良机”。在此期间逆流而上,主动奔赴市场一线,进一步做好厂家、经销商、消费者等环节之间的联系沟通,一下打破了传统的“厂家——代理商——批发商——终端商”单一、平面、多层级的市场网络模式,实行了厂家分别与代理商、批发商、终端商构建三线直达关系,使市场网络由单线转向平面,由平面转向立体,进而形成以厂家为塔尖、以终端为塔基、以中间商为塔身的立体的金字塔似的市场网络,在全国白酒营销界产生巨大影响,成为酒业津津乐道的“金网工程”模式。这一模式创造了稻花香历史上乃至全国白酒销售的一个奇迹,使稻花香的年增长率达40%。
  成功企业总是有成功的共性,未被危机洗礼的企业难以成为伟大的企业,而在危机中依然能保持增长势头的企业必然学习能力出众。稻花香正是因为较强的危机意识,居安思危,稻花香公司全体上下总是保持一种紧迫感,并将这种紧迫感转变为学习动力。
  战胜危机的最好方式是促使企业不断学习,不断创新,通过学习和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创新也是学习的表现,任何创新都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可以使企业处处把握先机,时时抛出新招,吸引公众的眼球和欲望,开拓出全新的市场。
  人类因创新而伟大,企业因内训创新而发展。我们曾经提出的 “两找一创走三高”是创新,永远奉行的“求新求异求变”是创新,成功推行的“一年建成一个厂,一年赚回一个厂”是创新,不断实施的“今年的利税是去年的产值,今年的产值是明年的利税”也是创新;而我们全面推进的“500亿”发展战略,更是划时代的创新。
  实践早已并将进一步证明,创新是成功之“父”,是稻花香发展的支撑、永远前进的动力。稻花香 “大目标、大规模、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大效益”发展思路,更是永远引领企业勇往直前、创造划时代伟业的航标。我们的基本方针是:创新精神必须牢固树立,创新理念必须与时俱进,创新视野必须开阔远大,创新活力必须不断增强,创新工作必须全方位推进。无论企业体制、运行机制、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还是营销、生产、科技、思想教育、文化活动等等,我们每天都在探索、学习,都在创新,都在进步。
  有了危机,只有辩证地看待、处理危机,才能使企业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危机是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只要我们都树立起危机意识,一切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多学习,企业才能快速发展。
  学习能使管理者先知先觉,为战胜危机赢得宝贵时间和做充分准备,这是稻花香能够在危机中取胜的根本原因。学习是应对危机的重要武器,在学习进取中总能化解危机。
  【启示】内训学习是促进变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谦虚学习 不耻下问
  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学而》)
    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天资聪敏,叉勤奋好学,能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而不怕被人耻笑,所以死后给他的谥号为‘文’。”
  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的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亏。
   “敏而好学”强调的是学习的“速度”,学习要快;“不耻下问”强调的是学习
  的心态,姿态要低。谦虚学习,不耻下问,体现的哲理是知识和智慧是比金钱和物质更有价值的财富。特别是管理者,不管自己已经掌握的学问有多丰富,都需要迅速学习新知识,这是因为市场和商业环境时刻在发生变化;不管你的职位有多高,都应该抱有一颗向他人学习的谦虚之心,因为任何人都有擅长之处和不足之处。
  稻花香刚开始创业,是三个人,三口缸,1500元钱开始的。当时没有一技之长,“身无长技”反而给了我们最大的“特长”,那就是有什么问题都要去请教人,什么事都要找专家。每时每刻都要准备学习,通过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势,将长处和优势复制到自己身上,自己就会变得更强大。有道是:十年磨一剑。十年的风霜雨雪,酸甜苦辣,欢笑痛苦,高兴失意,但最重要是通过十年的不断学习和探索,终于锻造出这样一柄利剑:“三高两找一创”。“三高”,即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两找”即找名厂、找名师,“一创”即创名牌。
  凭着这“十八字方针”,我们在逆境中,与稻花香人矢志而战,成功研制开发出第一瓶“稻花香”白酒。该酒一上市,立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整个白酒市场为之风靡。
  此后,为进一步壮大企业,又提出“一年建成一个厂,一年赚回一个厂”的方针,并进而提出“今年的利税是去年的产值,今年的产值是明年的利税”的发展目标,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攻坚战,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白酒行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些都源自不间断的学习、探索,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再学习、再探索。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巴甫洛甫也告诫人们:“决不要陷入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谦虚,是人性的美德,也是驯服人、驾驭人的要领。
  苏格拉底说:“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这是一种谦虚向别人学习的良好品质。在“学习”两字面前,任何人都是学生,同时任何人都是老师。管理者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放下架子,完全从学习的角度出发,向比自己知识更渊博的人学习。
  鲁迅先生曾说过:“夹起尾巴做人。”意思就是说,做人应该谦虚而谨慎,特别是要戒气傲心躁,其实做领导也是一样。许多人做领导很是得意,但从实际中做领导这个角度考虑,恐怕怄气的时候更多一些,得意少些。这是因为商场如战场,险恶之境比比皆是,如果不夹起尾巴做人,恐怕很难立足。
  我们的内训管理者应该将做领导与做人联系起来,以平常心去做,领导地位才能长久;以虚荣心去做,不但地位保不住,恐怕家也不能兴旺。所以曾国藩就说:“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做人居家乃是长久之事。”做领导与持家一样,需苦心经营,保持常人本色。这样,虽一旦失去领导地位,尚不失为兴旺气象,若贪图领导地位之热闹,没有平常之心,则离开领导岗位之后,便觉气象萧索。所以,不论是做领导还是做人,凡事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计。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在功成名就之后变得狂妄自满,目空一切,独断专行,不思进取。后来众叛亲离,公司人才不断流失,公司的生产经营也不断滑坡,一度陷入破产的边缘。
  身居要位,如果以谦虚待人,以礼貌敬人,就会得到人才,得到拥护。占据领导的位置,而不能以谦虚尊人,以谦恭敬人,还要笼络别人为我所用,那怎么能得到呢?
  谦逊的品德会让管理者和员工都会认真聆听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管理者能从聆听中发现对企业有利的内容付诸实施,并会考量各方面的意见,从而找到正确的解决之道。如果你为人谦逊,更易受到下属的爱戴和信任,你的地位也更加稳固。
  聪明睿智的人,必须遵守愚昧的原则;功盖天下的人,必须遵守让步的原则;勇武盖世的人,必须遵守怯懦的原则;富甲天下的人,必须遵守谦虚的原则。管理者因为自己无上的地位和金钱傲视别人,是无法获得追随者的。自高自大的人,领导用恭敬来制约他;自尊自爱的人,领导用礼仪来对待他;自矜自夸的人,领导用荣誉来阻挡他,这样,天下人才将尽为你所用。
  有句谚语“问是一时之耻,不问是一世之耻”,也就是说,如果因为怕一时之耻而不向别人请教,那么一辈子都因无法搞懂这个问题而蒙羞。如果我们每个人,特别是管理者人员如能都做到不耻下问,不仅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能赢得同事的信任和好感,何乐而不为?
  【启示】不要因为面子而放弃学习进步的机会。(章政、方丽华、李介对本文亦有贡献 )

企业内训

培训网-论语禅解 学而 论语禅解-培训网

第五项修炼 第01章 重圆破镜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