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下一页 企业内训培训网-培训

 

新世纪中国高中级公务员培训面临的挑战与变革

内容提要 

   世界各国、各界、各层的组织,都把培训作为一种新的产业,以迎接面临的管理危机的挑战。本文将着重阐述,为了迎接管理革命的挑战,从培训国家高中级公务员视角进行探讨,如何使他们适应世界的变革、政府组织的变革;承受对他们素质与能力要求不断提升的压力与考验;以及如何更新价值观念,进行思维创新等。

关键词

   培训 新世纪 高中级公务员 变革

   世纪之交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政府改革。一大批高中级公务员被推到了社会变革的领导舞台,他们将担负起从中央到地方的改革大任,他们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社会变革的需求,这些与国家前途、命运攸关的问题,都应通过培训和继续学习的方式,得到进一步解决。

   一、 培训面临新世纪的挑战

   21世纪中国高中级公务员将与我国的国家和民族,共同面临着文明进步的新挑战。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科技日新月异,我国面临着发挥后起效应、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也受到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上占优势的强大压力和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本届政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是:国内经济在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粗放经济的能量已经基本释放完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生活出现的多元化、丰富化,旧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同新的市场经济、新的社会生活之间出现的矛盾冲突日益突出。这预示着,现实的中国面临着改革以来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尖锐化。主要表现在:市场机制与某些政府行为的矛盾;政治权力公共性与少数权力腐败的矛盾;利益分化与共同富裕的矛盾;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化与工人阶级主体地位的矛盾;政治文化价值多元化与社会共同理想的矛盾。所有这些,对21世纪的高中级公务员的培训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快培训改革意识,增强培训有效性的力度。

   二、 培训内容要为政府改革的价值目标服务

   世纪之交的中国政府改革,它实现的两个直接目标,一是通过系统的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二是改变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公众关系模式。为此价值目标,我们在培训国家高中级公务员的改革意识中,应着重设计如何提高他们在从事政府管理中的三个能力: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能力;有效实施综合管理社会的能力;向公众提供高效服务的能力。惟有如此,才能将政府塑造成为具有前瞻力的、开明的、理性的、自律的政府。在实现上述价值目标和能力基础上,使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社会的均衡发展。为此,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也十分强调,通过培训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廉洁自律的专业化公务员队伍,这也正是为持续不断的改革顺利进行提供的组织保障。

   三、 注重培训高中级公务员的社会角色意识

   随着组织的变革,高中级公务员也会进行交替更新,这是社会改革变化的必然反映。这就需要通过培训,把受过良好教育、年富力强、献身改革的新一代公务员中的佼佼者,推向高中级公务员领导层,为进一步实施改革提供重要的组织基础。因此,社会及公众对高中级公务员的社会期望,是通过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使他们具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能够按照市场规则和经济规律办事来实现的。在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中,对他们的培训就更多地集中在能迅速有效地解决当前的紧迫问题和开创社会发展的新局面的角色与能力上。    
通过培训增强领导角色认知意识。领导角色是指符合领导者个人的社会地位及其义务要求的行为模式。这个概念包括:领导角色规范--社会对领导角色行为的规定;领导角色期待--社会对领域角色行为表现的要求;领导角色知觉--领导个人对社会角色的认识,对角色规范的认同;领导角色实践--领导角色行为。通过培训应使领导者意识到,当他进入一个新的角色时,无论是从心理还是行为上,都必须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用新的角色规范要求自己,否则就会违背社会和人们的角色期待,遭到挫折和失败。这种角色认知虽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底蕴、政治经济等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它可以通过培训增强这方面的意识与能力。 
通过培训增强组织认同意识。从组织方面来说,新领导的到任,意味着对组织现状的某种挑战。因此,组织和其成员自觉不自觉地动员起来,要求新来者认同组织的现有结构、工作方式、组织文化和非正式规则。也就是对新来者进行组织社会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人事变动给组织的既定活动方式带来的冲击,保持组织的稳定和组织活动的连续性。因此,通过培训应使新领导意识到,在就职初期要接受一定程度上的组织同化,甚至有可能根据自己对组织期望的理解去改变自己。   
通过培训增强知识更新意识。新领导就职伊始即应通过培训使他们意识到,他将面对一系列需要马上作出反应的压力。"学习"是众多压力中重要的内容。职位要求刚刚到任的领导者在就职初期须有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情况,适应职位的要求,包括正式的领导职责和组织内部非正式的"规则"。除了来自组织方面的压力,领导自身在就职初期也有着很强的学习动机。一般地讲,就职后一年内是新领导最勤奋学习的阶段,目的是尽快进入角色熟悉工作和环境。他必须尽快清楚地认识到上级、组织成员和社会上对他的期望是什么,并对这些期望作出敏捷的反应。这段时间,也是他对从外部环境传来的信号比在此后任职的任何时候都更为敏感的时期。 
通过培训增强变革与创新意识。新任领导者应通过培训使他们意识到,必须在就职初期争取创新的行为,这是求得组织认同最重要的方面。这里要提醒注意的是,那些从组织外提拔任命的领导者,面对来自外部的压力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在社会急剧变化并形成新的社会潮流时期,全社会范围发生领导层重组的情况下,这些外部压力的强度会很高,甚至有可能占居主导地位。迅速变化的环境势必造成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以及多样性的发展,从而可能进一步提高社会对组织对新任领导的社会期望值,促使他们采取更多的创新措施。

   四、 强化政策创新能力与领导权变能力,满足社会期望

   国家要通过培训高中级公务员,强化其推动变革和提高创新的能力,使他们在就职初期就要考虑采取相应的变革创新行为模式,来满足社会期望。国内外关于这方面培训的理论中,笔者认为比较成熟的是"政策创新周期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两个模型,可供在培训中参考借鉴。 政策创新周期理论模型。这个模型用来解释领导层人事变革与政策创新之间的关系。它指出在以往领导层长期稳定的情况下,改革的变化一般是渐进的。而在全国范围内,从上而下的领导层重新更替的时期,最有可能出现政策创新局面。 政策期望的基本点是鼓励新领导去开创局面。领导层的更换通常会为组织带来一个新的起点,从而提高了新领导政策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的能力。改革这一大环境对新领导上岗位后的"角色认知"有着直接的影响。新一代领导干部是改革的产物,提拔他们也是为着改革的需要。因此,这些新任领导理所应当沿着这个方向给自己定位。他们不仅应该采取支持改革的立场,而且应将自己看作是改革的实施者。这?quot;角色认知"很可能因组织内外对他们应推动改革的期望而进一步强化。所以,新领导要把握好这一政策周期,把满足这种外界的期望与构造自己的"角色认知"尽可能化为同一行为过程。新领导任职后能否在工作上创新,在许多场合成为评价干部政绩的一项主要标准。事实上在社会转型时期,领导者首倡变革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满足组织及其成员期望的必须活动。

  领导者就职初期应把握好两个平衡,即领导推动变革的社会责任与认同组织内部既定规范的压力。新任领导是为着改革才被推上领导岗位的,他们一方面肩负着推动变革的责任;另一方面他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组织社会化的压力,明显地感到有认同组织内部既定规范的压力和束缚。所以,一个新领导能否在某新职位上站住脚,并获得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在就职初期把握好这两个方面的平衡。因此,他们就任后在采取政策创新行为时,必须既要考虑社会的大环境又要考虑组织的小环境。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关于正常状态下的领导层更替,所以一般都强调和关注组织环境对新领导就职初期行为的影响。这次历经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促使全国性的领导层进行更新换代,而以改革开放为特点的新的社会潮流,为新领导就职后创新创造了一个颇为有利的大环境。由于改革大大增加了整个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使新领导能够有机会重新界定和分析形势,提出和推行自己认为最合适最可行的创新措施。实际上,绝大多数高中级公务员都有在各级党政机关多年担任领导工作的经历。至少这种较为彻底的领导层更替使新一代领导者上来后,有大得多的自由度去创新。在这个环境下,不论是新任领导的上级还是下级都对他们上任后推动变革抱有相当的期望。在这样一个有利于新领导的环境下,组织内部要求新领导"认同"的压力会相对减弱,而要求新领导创新的压力则会相对增加。因此,对新领导们的直接要求是认同中央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积极推行之。 领导权变理论模型。权变理论说的是领导艺术的辩证法。迄今为止,它已经成为当代领导理论和培训实践应用的主要模式。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没有任何一个领导方式是绝对有效的。在不同情境中,选择适宜的领导方式才是有效的领导。领导并不在于"最好",管理也不是单一方程式。领导在于"最有效",当所采取的领导风格与下属情况吻合时,成功的因素便会因此提高,不但可以使下属准确地完成工作,更起到持久激励的作用。政府机构改革使新任领导就职后将面对众多的人和事,去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以便有效地开展工作, 实现组织目标。领导权变理论模型,可作为培训新领导如何有效开展工作提供的行为模式。    
在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时期,领导层更新为新上来的领导创造了一个新的起点。新领导不仅意味着新面孔,同时也意味着新的方向和新的局面。人们期望他们能带来新气象,这既是压力又是机遇。他们必须对要求他推动变革的期望和压力有敏感的认识,同时对自己的新职位也有期望和想法,有自己一套对不熟悉的环境及其压力的应付办法。所以,尽管他们就职后的优先目标和行为模式各不相同,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推动变革,以及何时去做,并考虑哪些因素对他们的行为取向发生影响。新一代国家高级公务员是作为"变革的代理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的,他们比正常情况下晋升的新领导,要承受大得多的推动变革的挑战和压力。一方面,这一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明确的授权,以便有足够大的余地去推动变革;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大都有在党政系统多年工作的阅历,所以他们并不完全是"新来者"。可以预料,本世纪末被推向领导岗位的高中级公务员,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指引下,只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和总结适合于自己的领导工作方式,就一定能胜任组织对他的选择,与政府一同完成改革的历史使命,使中国顺利走向现代化社会。

培训小技巧:沉默的艺术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