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原则派”人士已经放出话来,无论谈判结果如何,都要实施勘测,以表明日本在专属经济区归属问题上的立场。
不过,从韩日双方22日在最后关头达成妥协来看,似乎“交涉派”在这场内斗中最终占了上风。
■韩国方面
更改海底地名阻力不小
毕竟,如果谈判破裂,日方强行勘测,韩方武力阻拦,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种情况下,避免正面冲突是双方一致的愿望。因此,最后关头达成妥协也在情理之中。
从韩国方面看,在6月提出更改海底地名的申请能否成功的确没有把握,因此,在与日本谈判中退让一步,另择申请时机,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韩国政府22日说,日本实际上并未正式向国际海道组织申请把独岛和韩国郁陵岛之间的海盆注册为“对马海盆”。不过,目前国际通用的海底地图上都采用了这一名称,国际海道组织从1984年以来发行的各类出版物中也都采用了“对马海盆”的说法。韩国认为,国际海道组织采用这一名称只是根据1978年出版的一份海底地图。
这个海盆位于东经130度到130.54度、北纬36.52度到37.22度的位置上,从地理上看更靠近北方的郁陵岛而不是南方的日本对马岛。因此,韩国打算申请将这个海盆改名为“郁陵海盆”。
韩国方面说,尽管日本并未正式申请注册过“对马海盆”的名称,但韩国现在要改名,仍然面临不小的困难。因为,在国际海道组织海底地名小组委员会11名成员中有1名日本人,而改名需要得到全体成员一致同意。 新华社记者赵卓昀
新闻分析
谈判结果对日本有利
从这次会谈的结果来看,韩日双方似乎是各让一步,互不吃亏。但将这次事件从头到尾回放一遍,却不难发现是日本始终掌握着主导权。
首先,日本14日突然宣布海洋勘测计划,这本身就属于“无中生有”,凭空给韩国政府制造了一个难题。如果能成功实施勘测,无疑对日本有利;如果以取消勘测计划为交换条件迫使韩方作出让步,则对日本同样有利。
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曾非常直白地告诉日本国会议员,只要韩国同意放弃今年6月在德国举行的国际海道组织海底地名小组委员会会议上申请修改竹岛附近海域的18处地名,日本可以马上取消勘测计划。
“我们在这个时候准备实施勘测的原因就在于此。如果韩国不于6月在德国举行的会议上提出这一申请,我们认为就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实施勘测。”他说。
其次,日本仅出动两艘全无武装的小型测量船,就使得韩国方面调集20艘全副武装的警备舰艇外加反潜巡逻机,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阵势。
日本海上保安厅两艘测量船18日晚从东京出发,一路慢慢悠悠开到西南沿海鸟取县境港市,接着就停在外海按兵不动。
这一招是从心理上向韩国施压,让韩国觉得不阻拦勘测不行,可强行阻拦又容易让国际社会觉得韩方恃强凌弱,且容易引发国际司法纠纷,真可谓进退两难。韩国媒体称之为日本的“嫁祸阴谋”。
最后,双方达成妥协,韩国暂时搁置改名计划,日本得偿所愿。虽然日本也取消了勘测计划,但日本过去30年来本也没有在该海域实施过探测,这次放弃也算不上损失。
更何况,日本并未承诺永不勘测,未来如有必要,完全可以故伎重演,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派两艘船再加几名外交官而已。
此外,受日本“挑衅”,韩国方面在此次事件中反应强烈,表现出准备大动干戈的架势,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这也正中日本下怀。对韩国来说,它实际控制着独岛,自然不愿节外生枝,惹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