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机整个过程,毛泽东和周恩来实行的是“一手打炮,一手谈判,一武一文”,进行“武力侦察”和“外交侦察”合作的策略。
1958年8月23日的万炮轰金门,令蒋美始料不及。蒋军的金门补给中断,美国也陷入了困境。由于蒋美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不包括金马,协防金马没有理由,反而会引起中美战争的危险。但一旦国民党当局失去这些岛屿,就会导致台湾防御体系的瓦解。这两种情况,美国都是不希望看到的。为此美国当局采取一种“战争边缘”政策,即在台湾海峡大肆炫耀武力,进行战争恐吓,妄图使大陆罢手。
面对美国的战争恐吓,毛泽东决定,自9月4日起停止炮击3天,以观各方的反应。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领海的声明:宣布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国政府的许可,不得进入我国领空和领海,并以炮火进一步封锁金门马祖,不给美国以协防的借口。
但美国当局无视中国的这一声明。9月7日,美蒋海军组成的联合舰队对运输舰进行护航,试图恢复金门的海上补给线,美国军舰配置在海上编队的两侧,把国民党的军舰和运输船夹在中间。
美国人给毛泽东出了一道难题。如果不打,宣布的领海宽度等于白说;如果打美舰,中美之间将越过战争边缘,兵戎相见。于是,毛泽东决定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如果美舰开火,没有命令不准还击。当我军以密集的火力攻击蒋舰及运输船只时,美舰丢下蒋舰及运输船只,调头向领海之外跑去。毛泽东一下子摸到了美国的底牌,虽然美蒋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但条约是有一定限度的,美国并不想越过战争边缘和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武戏文戏一起唱,逼迫美国回到谈判桌,探索解决台湾问题的新途径。毛泽东、周恩来从战略的高度,将炮击金门这一军事行动和外交斗争结合起来。9月6日,周恩来授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表关于台湾海峡地区的声明,表明了中国对台湾问题的严正立场。同时指出,既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9月4日的声明中隐约提到了“愿意进行和谈”,中国政府将准备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9月15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华沙复会。周恩来亲自领导了这次会谈。他根据毛泽东的意图,指示我方代表王炳南“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方针”,即在美国不正面回答我方提案而继续主张停火的情况下,提出坚决要求美国从台湾澎湖列岛和台湾海峡撤出一切武装力量,停止向中国领海领空的一切军事挑衅和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动,以缓和消除目前台湾海峡紧张局势的反建议。这个反建议确定了中美谈判的原则,扭转了被动的局面,毛泽东高度评价说:“我们的这种新方针新策略是主动的、攻势的和有理的。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是我们外交斗争的必须态度。”随后周恩来组织了一个配合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大规模的行动,从各方面扩大要求美军停止挑衅和从台湾海峡撤退的活动。这是周恩来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舆论配合外交,以宣传促进会谈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