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泛滥的MBA文凭
十年前中国的EMBA印象中还是刚起步。当时我在一跨国公司工作,一同事正好被公司选送就读国内很知名的中欧管理学院EMBA,没有准确的学费数字,但据说是当时个人读MBA的两倍多,十多万人民币。每个月两次,每次两天在不同地点的集中学习,学员看起来比较轻松,也许是条件所限,没看到他们下课要去图书馆,找什么资料,EMBA似乎就是该这么的轻松自在。
学员大多是来各国内不同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或一些部委送来的政府官员,钱自然是公司来付,两年后毕业。从没听说有人毕不了业,可以说EMBA在中国真是个成功的尝试,不夸张的说是个多赢的局面,学校挣钱,学员拿文凭,公司得人才。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EMBA,相信这也是为什么EMBA在中国经久不衰,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在为公司高层和政府官员培养出了也许虽不一定很实用但名称响亮的管理人才。
更有趣的是,我所在公司的部门经理是个英国人,虽没有上过大学,学过管理,但在企业的多年锻炼加上英语的优势,在国内当时很是风光,经常被安排到北京知名大学做管理方面的讲座报告,同事就读EMBA的院校也不时请去讲课。高鼻梁面孔在中国还是具有相当的优势。记得当时和我讨论选择什么样的案例适合,我特意从在英国读MBA时留下的案例中找到一个英国的电脑零售商发家的故事,也不知是否派上了用场。
文凭的泛滥在中国已有多年,MBA/EMBA更是最大的受害者。国外很多跨国公司的感触是,学习工业技术的大学毕业生水平还是不错,普遍得到公认,可学习社会科学,尤其象MBA/ENBA这类管理科学的学生就不一样了。追究原因也很简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大学里学管理毕业的老师几乎没有,计划经济时代需要和培养造就了不同的人才,那时为数有限的中国大学已开设MBA课程,而老师大部分都是转行过来的,其中以学经济的为最多,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国内大学的商学院大都叫做经济管理学院,原本很不同的两个专业,经济和管理,硬是被拉到了一块,记的当时的一些知名经济学人士好不风光,一夜之间变成了管理专家,到处演讲出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EMBA在中国当时的地位就不难想象了。
几年前,更多地接触到了大型国有企业,让我吃惊的是,这里的MBA/EMBA的数量高的惊人,不用说总部下属部门管理人员,就是连很多省和地市的部门经理,很多骨干员工都有MBA/EMBA的头衔,他们可以夸夸奇谈什么美国GE的原首席执行官维尔奇管理奇迹,松下公司总裁幸之助和那些著名公司的传奇发展经历,中国的EMBA,头脑里被灌满了那些管理经典传奇故事、管理药方和管理工具,这就是他们的EMBA的成果。至于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好象不是很上心,因为这对老师当然也是弱项。
业内都知道,很多国有大企业,特别是些垄断型的企业,无论是上游的国外设备供应商还是下游的合作伙伴,经常要搞些赞助活动,另一种说法叫公关活动,比如赞助那些公司的关键人员去读个EMBA,而且可以提供赞助与服务,无论最后是让秘书或下属代为上课还是写论文。因此拿到个EMBA的文凭对这些公司的经理主管来讲绝对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从绝对数量上,中国是缺少管理人才,可放到一个局部,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但问题出在,靠背经典故事培养出来的人管用吗?
最近报道说美国一些名牌大学为吸引中国年轻的毕业生,对读MBA学生的工作年限没有太多的要求了,真不知道是个好事还是坏事,国内的EMBA和国外一样在学员的工作经历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个人体会,经验对MBA学习太重要了,十几年过去了,当初MBA所学的东西仍然在消化和吸收,一些原来认为理解的东西在十多年后才有了真正的理解,真不敢想象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如何来学习MBA管理课程。
现在中国的年轻人,无论是学的什么专业,凡有点条件的,都希望去读个MBA/EMBA,因为那是资历的象征。重文凭,而不注重实际能力仍是目前中国在人才培养是的误区,也是EMBA得以在中国辉煌的一个因素。
若有机会去北京西单的图书大厦,管理方面的书籍的“丰富”程度和川流不息的人群简直可以让英国伦敦的任何书店都汗颜,可你要看看书里面的内容,不很夸张的说,十本里面九本半都是相近雷同的东西,那些图书的专业户,一夜之间就可打造完成一部管理的“经典巨著”。标题目录足以打动甚至是专业人士的眼球。不知道是否可以这样解释,中国的MBA/EMBA的管理教育塑造了不少人才,其中很多是带有现代中国发展特色的一代。
更多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