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培训文摘下一页

我省农民教育培训现状调查
  
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力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好这一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建设者的素质。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唯有如此,才能为我国农村现代化,最终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提供长期的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

基于这样一个认识,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根据有关部门的指示要求,组织了调研活动领导小组,从全省129个县(市)中抽取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我省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宜良县、新平县、巍山县、寻甸县和镇雄县5县为调研对象,并抽调74人组成专职调查员队伍,对15个乡、45个村、405户农家进行了农民教育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县乡镇走访、座谈、县以下(含县)农民教育培训实施单位情况调查等内容的调研,采取一收、二看、三听、四访、五问、六比、七析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的基础资料。

领导重视是关键

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对5个县农民教育的调研可以看到,要想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哪里的领导对这项工作重视,哪里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就做得好。如宜良县委、县政府早在2002年就对全县农民教育培训的情况和今后的发展需要制定了规划,提出了目标和任务,2003年宜良县农广校又加挂了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牌子。镇雄县127万人是我省人口最多的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县委、县政府从2000年起就提出了在农村建立人才库的科教兴农战略,县、乡(镇)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副乡(镇)长挂帅,农业、教育、劳动保障、人事、财政、科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县委、县政府还将农民教育培训列为各乡(镇)年底工作目标考核。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农业牵头、部门协作、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教育培训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联合办学是方向

近几年来,各级农广校作为当地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实施单位,通过主管部门农业局积极主动与当地组织部、林业局、计生委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乡村两级助理员和宣传员、林管员、村级干部、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必须参加农广校学习,为当地培养出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把提高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农业局和组织部门制定培训规划,全县119个村委会组建了119个培训班,用3年时间对村干部、党员、科技示范户轮训一遍,每年举办40个班,2600人左右,3年共培训7800人,建立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致富示范组39个,种养示范户250户,落实“一帮五”制度,共帮扶农户12095户,直接或间接培训农民6万多人次。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农广校通过与各部门联合办学,培养农村中专学历生1256人,有700多人成为农业科技人才;30多人被选拔成乡、科级干部;学员大部分被选举或聘任为村社干部和农村“三大员”,成为农村科技致富能手和带头人。实践证明,实行多部门联合办学是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正确方向。

项目带动是保障

近几年来,实施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农业科技书屋、绿色证书工程、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等项目对做好农民培训教育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从2003年开始实施,每年中央资金投入上亿元,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我省农广校系统有100家被列入培训基地,每年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3-25万人。宜良、镇雄、新平、巍山县农广校都承担了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程项目,宜良县农广校2005年还配备了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全省16个州(市)、116所县级农广校从1996年开始每年承担绿色证书工程培训任务,到目前全省共培训绿证学员185.3万人。

新平县农广校在实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程项目中,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培训要求,在漠沙镇曼勒山区村建立了科技示范村,开展以苦瓜栽培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结果,全村27个村民小组有26个小组种苦瓜,种植面积2260亩,总收入达1300万元,极大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注重实效是目的

我省农村面广点多、类型复杂,为做好农民教育工作就必须通过典型引路,不断总结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积极创新并加以推广应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如坚持“办一班、兴一业、富一方”的办班原则,发挥“户带组、组带村、村带乡”的示范连带作用,促进当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的形成,使广大农民通过科技教育培训,达到了学能致富的目的。

近几年来,各地涌现出一大批不同类型的科教兴农典型和创业发展典型,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昆明宜良联合办学和绿证示范村、曲靖麒麟区、禄丰县和元谋县“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等模式。巍山县农广校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项目中,针对回族妇女不愿外出而在家又难以就业的现实情况,在县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劳动转移办公室通过引进外部企业,在本地进行加工生产,在回族比较集中的村寨设立车间,通过培训,使回族妇女学会了配件加工生产,达到了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务工的目的,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全方位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对策和建议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现场面授辅导相结合,是新阶段农民教育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是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实践证明,农业远程教育是符合国情民情、行之有效的农民教育培训形式。利用远程教学,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成本低、容量大、覆盖广,政府办得起,农民学得起。

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力军,由中央、省、市(州)、县、乡(镇)五级办学层次构成,具有一支稳定的办学队伍,开设了多门类专业,几乎涵盖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央农广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台每周有40个小时授课演播节目时段,各省、地(市)、县校也拥有相当数量的广播电视教育资源,中央校还对基层校装备了卫星地面接收站,建立了互联网站,构成了天网、地网、人网的五级办学体系。加上拥有的报纸、农民科技培训杂志和音像出版资源,整个体系的网络优势、远教优势和办学优势,保障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期性和有效性。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农广校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化安排,加强有关培训项目的统筹组织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将各级安排的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用好用足。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需要各类专门技术人才,形成以各地农广校为龙头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势在必行,唯有如此,才能更好更快地为农村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督导和检查,杜绝和纠正各种强制农民参加收费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错误做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一方面要依靠各级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又要勇于开拓市场。因为农民教育需求是多层次的、多样化的,所以作为从事农民培训教育的农广校,要满足农民的教育需要,就绝对不能沿袭计划经济的做法,必须积极了解、研究农民教育市场,主动占领农民教育市场,我省有很多分校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获得了双赢、多赢,就是很好的例证。

农民教育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对职业教育工作作了重要批示:“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一项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因为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农民的参与,没有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各级领导,特别是政府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同时农民教育作为一项受益面广、公益性强的社会事业,政府、培训机构、企业、社团组织和农民都有对教育培训承担投入的责任。但是,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较低,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决定了农民教育的投入主要还是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

更多

培训文摘

培训网-海南一飞行员辞职被判赔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