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上海准备培训历史建筑“管家”
部分历史建筑满目疮痍
尽管紧邻闹市,南京西路1522弄却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门口挂着“市优秀历史建筑”的铜牌,走进弄堂便可看到多幢带花园的新式里弄房,每排房子的通道间铺着质朴的青黑色方砖,环境十分幽雅。
然而再往里走,就可以看到部分里弄房已被悄悄破坏:14号原本线条优美的房屋外立面被一根弯曲的烟囱抢了“风头”;12号里弄房后门古朴的台阶石墩被锯掉一截,美感荡然无存;而弄内其它一些带花园的里弄房,也正被大量的违章搭建物所包围。
在居民反映较为集中的12号里弄房,大量建筑垃圾堆在大门一侧,屋内一段延伸至2楼的台阶赫然在目,大门也被改建成了现代样式,与原本的古朴格格不入。一名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对这家咖啡馆进行装修,何时开业还不清楚。
“我们跟租赁者多次沟通过,要求他们装修前提交图纸进行申报,但他们最终还是没有提供。我们没有执法权,很难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管理小区的延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施培惠说。
物业管理缺乏强制力
根据上海房地部门2002~2004年对337处优秀历史建筑的普查,优秀历史建筑的总体保护与使用状况堪忧:有170处为一般损坏,23处为严重损坏,共占总数的57%。
张立军代表认为,对这些优秀历史建筑引入有效的物业管理,对职能部门、物业和租赁者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加以明确的界定,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正是出于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关注,致公党上海市委员会和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合作,完成了上海历史建筑物业管理的课题调研,并把相关意见提交给这次的两会。
课题组成员之一,卢湾区政协委员方宇清告诉记者,他们对卢湾、静安和徐汇等保护建筑集中的区域进行调研,发现物业管理仍是薄弱环节,有的地方甚至还是空白。
“保护建筑的物业管理肯定不能混同于一般建筑。”方宇清说,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存在管理盲区,强制力、权威性不足。比如私人拥有的历史建筑物业管理缺位。物业公司只有管理的义务,而缺乏保护性管理的权力。
拟加强物业专业培训
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咨询的活动现场,市房地资源管理局房屋修缮和改造管理处处长王安石告诉记者,市房地局近年来重点加强了对优秀历史建筑的监管,但由于各级执法部门人手、精力有限,这些建筑日常的保护监管,很大程度上需要物业公司的积极配合。
王安石说,物业公司不仅要熟悉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规定,更应即时掌握保护建筑的状况。在日常监管中,如发现有擅自破坏建筑、未经批准进行修缮、改造,违反相关规定的,物业公司应及时予以制止,并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虽然对物业公司提出了培训的要求,但尚未对其有明确的责任界定。”王安石表示,市房地局已经考虑将培训纳入物业公司的日常考核。
王安石表示,市房地局计划对目前上海具备保护建筑管理能力的物业公司进行梳理,考核其资格和专业资质。同时,计划加强对物业公司在这方面的专业培训,使物业公司能够掌握保护建筑物业管理的特点,进一步规范日常管理。
更多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